关于“无聊”的道德教育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23 10:12
本文关键词:关于“无聊”的道德教育思考
【摘要】:无聊是现代性的典型的文化现象,它的蔓延是社会意义系统故障的表现。无聊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感觉不到做事与生活之后的意义。科技对人精神领域的控制,工作伦理的衰退,孤独、压力和紧张等都是造成无聊的直接原因。无聊也是社会最担心的价值观,无聊中存在着道德教育危机,是非人性的状态,它密切指向人类自身。无聊带来个人意义的缺失,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意义系统的崩溃。然而无聊体验中也蕴藏着友爱教育的契机。因此教育要勇敢地面对无聊,就近建立亲情、友情和其他社会性的友爱,使个体更多地参与公共生活,才能有效而便捷地化解无聊。
【作者单位】: 海河大学政治教育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现代化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项目编号:BKS086)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当代青年道德判断与道德智力研究》(项目编号:15MLB007) 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ZDIXM010)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友爱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13B335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52
【正文快照】: “我很无聊”正成为时代的流行语。人通常在按部就班地生活,大脑在某个无名的角落里忙碌地工作,表现得似乎很充实,很像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无聊似乎成为人类对整个生活的全部体验。有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无聊均匀地弥漫于整个西方社会,例如伊基·波普的歌词中这样表达自己:“我,
本文编号:1218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1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