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群主义之现代伦理学形态
本文关键词:论社群主义之现代伦理学形态
【摘要】:将西方社群主义伦理学从一种"流派"上升为伦理"形态"论来进行梳理与分析,其根本要义在于将社群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种体系性与精神性理解,而不仅仅处于一种知识论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得社群主义更能切入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生活。社群主义者们正是从形上的本体建构、道德哲学史的价值传承、实践视域中现实检验以及主体性的普遍个体认同等方面完善和建构了社群主义流派,使得社群主义在精神哲学层面上完成了形态论的终结。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桑德尔的《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从一种形而上学的逻辑分析架构中提出了与自由主义论争的核心问题:权利与善的优先性问题;麦金太尔的《追寻美德》从道德哲学史梳理中重构了共同体赖以存在的德性传统;沃尔泽的《正义诸领域》则直接关注共同体得以实现的实践论根基;泰勒的《自我的根源》则着力于在社群主义的认同前提下追问人类的主体性。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省“2011”工程“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10&ZD072) 重点项目“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10AZX004)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道德信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B22514) 江苏省“公民道德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对社群主义作现代伦理学形态的分析,其基本的问题意识在于,试图尝试从一种中国式的伦理语境中去寻求对于西方社群主义伦理思想的实质性的理解。中西方伦理的重要差异在于“精神”与“理性”的差异,西方伦理的理性诉求“往往通过知性分析和知识表达的方式即可达到,但它所能达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东亮;德性优先于权利——对社群主义伦理的一种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 冯建军;;社群主义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11期
3 丁可可;丁三青;王清;;中西方的不同话语:我国新集体主义与西方社群主义之比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王洪波;李颖;;伦理视野中的社群主义权利观和道德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洪波;;善优于权利?——社群主义道德观评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胡yN峗;;社群主义对权利伦理的超越[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孙枝俏;王金水;;寻找市场社会的道德基础——评西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观念之分歧[J];求索;2007年02期
8 格奥尔格·格拉夫,韩震;契约法和国家的伦理中立:关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几点想法[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9 王云萍;人的规定性:个人还是社群——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9期
10 陈玉玲;;社群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健;从权利伦理到公益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2 何海平;全球化趋势下集体主义应有的形态与价值[D];延安大学;2012年
3 王爱青;权利与善的互补[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24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248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