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公利性公共与公议性公共:“公共”话语研究的两个要点及其范式转型

发布时间:2017-12-10 12:17

  本文关键词:公利性公共与公议性公共:“公共”话语研究的两个要点及其范式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公利性公共 公议性公共 德性实体 间性研究 公论-共通 公心-公法


【摘要】:"公利性公共"关注的是以个人内在的德性修养去驯服功利世界的分野,其优势在于以家国同构的礼法规制实现天下之共。忠孝同构的天下模式以"君"主导"贤",其心性构造从纵向维度上掩盖了横向维度的制度构造。"公议性公共"即多元力量的准入、展示、商谈和共通,"公议"立足公利,成为公共理性的精神守护,它处在与党派、政府等秩序建制的磨合当中;"公议"立足于"利益"之"有"而寻求间性之"无",公共话语研究处在实体哲学朝向主体"间性问题"的转型中,亦即公心与公法处在心性-秩序间的融合中。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4CZX054)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2
【正文快照】: 汉代以来,在家国同构(忠孝同构)、礼俗协治的社会体制中,家庭伦理广泛地运用到了社会领域,以致个人的心性结构和儒家礼制紧密地交融,堪称完美。称此“混淆公私领域的价值”1完全是在西方程序宪政的审视下做出的判断。该判断在变局时代不能称之为错误,它正视到主体哲学以来,法

本文编号:1274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74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