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学中环境伦理思想解读
本文关键词:环境文学中环境伦理思想解读
【摘要】:环境文学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是必然趋势,作家们将他们对环境的关注融入到文学作品中,通过与环境相关的主题,如:敬畏生命、土地伦理、环境正义等,小说中关注环境问题体现了小说家们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2013年度哈尔滨商业大学青年教师人文社科基金项目(HCUW2013017) 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42074)
【分类号】:I106;B82-058
【正文快照】: 一、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随着有关文学与环境的研究融入了文学批评的主流,其分析的可能性变得更广泛和系统性。评论家们越来越关注空间,种族,性别,阶级等一系列问题并将它们与环境伦理相关理论结合,确定了环境伦理学与文学结合研究的旗帜。荒野主题和环境文学写作快速发展。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雪芳;李艳;;敬重生命 融入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老人与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2 何芳;;从《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看杰克·伦敦的生态观[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自然观[J];飞天;2011年04期
2 袁洋泱;;杰克·伦敦小说创作中的生态思想探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30期
3 王学锋;;保罗·泰勒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对生态高速公路建设的启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关琳;;生态文学批评视阈下的《老人与海》解读[J];芒种;2012年22期
5 傅春燕;;杰克·伦敦的生态整体观在《白牙》中的体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6 薛燕;;《老人与海》的生态文学批评解读[J];芒种;2014年23期
7 张晓杰;;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芒种;2015年12期
8 许司梅;;杰克·伦敦的生态意识——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野性的呼唤》和《白牙》[J];群文天地;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雁飞;杰克·伦敦小说的生态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勇;“狼”中西文学中的隐性意象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春玲;近代美国荒野文学的动物伦理取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李尊;生态伦理观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戴桂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老人与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聘;论环境伦理构建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培超,周俊武;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理论渊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3 杨通进;非典、动物保护与环境伦理[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4 张宏亮,夏锋;西部开发中环境伦理观念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J];社科纵横;2003年02期
5 易明;环境伦理的起源[J];森林与人类;2003年07期
6 王建林,杨涛,衣学慧;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田海平;环境伦理与21世纪人类文明[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孙润秀,刘金龙;浅谈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04年09期
10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伦理[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建福;姬敬山;;环境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周辉;曾文忠;李叶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韩孝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穆;实践环境伦理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福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晖 陈磊 游雪晴;希望环境伦理成为治疗“环境顽疾”新药[N];科技日报;2006年
3 陈磊 罗晖 游雪晴;环境伦理应由书斋走向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4 庄穆;环境伦理: 一个全新的伦理课题庄穆[N];福建日报;2005年
5 余谋昌;环境伦理在科教领域的实践[N];福建日报;2005年
6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7 田海平;从环境伦理争论中能开出哲学转变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杨通进;环境伦理在争论中走向深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中国石油大学 周文书;企业的环境伦理[N];山西青年报;2014年
10 穆土;构建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理论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3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燕;中国古代环境伦理价值的反思[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格广民;环境伦理与科技发展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洪丹;环境伦理的制度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徐文明;环境伦理论域中的环境人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雪芹;池田大作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次春;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俊;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红卫;全球化背景下重建环境伦理的可能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管贝贝;对农药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朱跃钊;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理论、实践及价值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75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7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