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我国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孝伦理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18 14:35

  本文关键词:我国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孝伦理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孝伦理 社会和谐 老龄化 传统孝伦理


【摘要】:在中国漫长的传统岁月里,以家庭本位为中心的传统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成为维系中国传统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民主平等思想渐入人心,传统孝伦理因其遗留下来的封建落后性而遭到毁灭性的批判。我国在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早已于上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有着巨大的养老压力,我们结合历史思考当下,重新考量孝伦理的新内涵和新价值。 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我国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孝伦理的原因。首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压力剧增,而经济尚未繁荣,不能为养老事业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家庭养老这一主导养老模式出现新问题,即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子女数量骤减,降低了家庭养老功能。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多子女离开父母,孝养老人无从谈起。其次,传统孝伦理在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近代社会遭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当代巨大的养老压力面前,孝伦理仍处于被社会遗忘的边缘,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我国老龄化巨大的养老压力,强烈呼吁孝伦理的振兴和发展。 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讲述了我国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孝伦理的重要意义。首先,我国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孝伦理具有必要性。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用新型孝伦理规范家庭,便会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家庭照料。构建新型孝伦理是解决当前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面临的精神极度空虚状况的一剂良药,让反哺之情回归家庭,让笑容重新挂在老年人的脸上心间。构建新型孝伦理是传统孝伦理自身发展的需要,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孝道,历经沧桑低靡,今天,它又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其次,构建新型孝伦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新型孝伦理将促进老年人生活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国力日增。 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构建新型孝伦理的途径。首先,提出我们应当具有的正确态度,即在批判继承传统孝伦理的基础上,本着时代性与文明性相契合、普适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和谐性相联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寻找当代新型孝伦理的落脚点。其次,初步规划了新型孝伦理的内容:人格平等;珍惜生命;精神供养;节约丧祭;代际和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最后,结合社会实际尝试提出了践行新型孝伦理的具体措施:政府的法律、机制保障;社会的大力宣传;感恩意识教育;父母言传身教;个人自律内修等。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老龄化背景下构建新型孝伦理的原因、意义、途径的分析,,力图从历史规律、国内外有益经验和现实状况出发,寻找当前我国新型孝伦理的合理内涵,描绘出构建新型孝伦理并以之缓解当前老龄化巨大养老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建华;潘剑锋;雷庆铁;;论“孝”与农村养老[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2 刘鸿雁;;孝道的内涵与价值[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房栋;;论孝文化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互动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年04期

4 刘乐霞;;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异[J];地理教育;2012年10期

5 贾康;;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J];上海国资;2012年11期

6 刘燕凌;;儒家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龙丹;褚喜之;;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2期

8 林楠,黄月细;现代社会孝道教育初探[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7期

9 张超;刘玉生;;老龄化社会视阈中的孝文化传播[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范丰慧;汪宏;黄希庭;史慧颖;夏凌翔;;当代中国人的孝道认知结构[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304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04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