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与道德原则的确立:论社会道德的微观行为基础
本文关键词:“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与道德原则的确立:论社会道德的微观行为基础 出处:《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为己利他 道德原则 合作 行为经济学 理性经济人
【摘要】:道德原则和人类理性间是共同演化的:人类理性意味着通过合作追求长远利益,从而衍生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人类理性的提升,则进一步促进"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最终衍生出基于互惠合作的道德原则。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就为理解社会道德原则提供了理性分析的微观行为基础。同时,由于个体理性的差异性,"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被施行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从而呈现出不同水平的合作形态和道德状态。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不仅可以解释和预测广泛存在的合作和利他现象,而且可以解释那些合作失败现象和自私行为。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制度分析的方法论比较及其实践效应”(GD12CLJ02)
【分类号】:B82-052
【正文快照】: 社会伦理和道德原则长期被认为是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以及道德哲学领域的议题,但近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用经济学思维来解释伦理行为和道德原则;甚至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直接投入到伦理行为的研究中,如阿玛蒂亚·森1、海萨尼2、阿克洛夫3、贝克尔4、宾默尔5以及萨格登6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富强;;一个有关行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之划界标准——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年11期
2 朱富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维度:互动频率[J];改革与战略;2011年02期
3 朱富强;;“经济人”分析范式内含的理性悖论——长远利益、为己利他与行为理性的理解[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朱富强;;行为经济学的微观逻辑基础:基本假设和分析维度[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田富强;;传统社会孝·家庭规模与人口数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胡艳艳;;家庭内部劳动分工视角下西北农村留守妇女从业困境及其务工选择——以甘肃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4 李群锋;;197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慈善事业发展初探[J];八桂侨刊;2011年02期
5 陈应成;;当前基层干群矛盾解读及调控路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王春业;聂佳龙;付梦捷;;公地悲剧不动点视角下环境罚金刑的完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泉;;增设“见危不救罪”的冷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惠强;;重访网络求职:基于南中国服装制造业的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3期
9 包万超;;公共选择理论与实证行政法学的分析基础[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10 鲁诚至;;市场创新与家庭生产进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舜茂;;家庭规模的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峗;;一夫一妻制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黄立君;;从《资本论》对英国工厂法的分析看马克思的法经济学思想[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徐昕;田璐;;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黄立君;;3Q之争:监管失灵与法律缺失情境下的企业行为选择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袁勇志;丁良超;;地方政府人才引进对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邢树东;税收弹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惠峗;组织隐性知识共享的管理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建群;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玉兰;健身气功国际交流比赛运作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蒋湘军;论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岳楠;儒家仁爱观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养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周玲;虚假广告荐证人的民事责任[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艳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保护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富强;;行为经济学的微观逻辑基础:基本假设和分析维度[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体慧;钟厦;齐迎妹;;问答网站知识分享的行为机理分析[J];艺术科技;2014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立仁;陈俊美;张明亲;;突发性抢购行为的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富强;;主流经济学的硬核——“经济人假设”之贫困——“为他利己”行为机理的内涵及其问题[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进;城市突发事件态势演化及受灾人员行为机理分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立软;有限理性劳动者流动决策行为机理及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1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1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