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关于诚信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基于康德哲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01 04:18

  本文关键词:关于诚信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基于康德哲学的视角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说谎 诚信 恶习 绝对命令 理想性


【摘要】:康德将说谎视为文明社会的最大恶习,并以绝对命令的形式提出"勿说谎"的要求,力图以此来警醒世人摆脱这一恶习。在他看来,人之所以应该遵守这一道德命令,真正说来,并非是因为任何外在的威慑或利益的诱惑,而是因为这一命令是理性存在者自己为自己提出的要求。可以说,坚守诚信原则是一个人人格和尊严的体现。康德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说谎这种严格主义的立场凸显了康德伦理学的理想性特征。理想性既是康德伦理学的缺陷,同时也构成了它的生命力所在。
[Abstract]:Kant regarded lying as the greatest vice of civilized society, and demanded "don't lie" in the form of absolute orders, in an attempt to alert the world to get rid of this vice. In his view. The reason why man should abide by this moral order is not because of any external deterrence or the temptation of interest, but because the order is a request made by the rational being for himself.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the embodiment of a person's personality and dignity. Kant's strict stand of not lying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highlights the ideal characteristic of Kant's ethics. Idealism is the lack of Kant's ethics. Trappe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nstitutes its vit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伦理学视域下人的尊严问题研究”(13YJC720034) 第5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伦理学视域下人的尊严问题研究”(2013M530798)
【分类号】:B82-09
【正文快照】: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诗人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古今中外,诚实都被视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实原则所具有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在任何时代都备受重视,尽管有时候,人们也会从谎言中受益,但这丝毫没有减损诚实原则的道德价值。那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盈华;;“冶容诲淫”之逻辑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陈义平;王燕;;论亚里士多德政治正义的内在逻辑生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陈天梅;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吴先伍;;人的发现与隐没——现代性内在矛盾的历史审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渊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杨佳;;教育领域中的伦理学思维艺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5期

8 彭麟淋;;“是”与“应当”分裂产生的思想根源追溯[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王振林;;伦理道德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J];长白学刊;2008年01期

10 徐锋;;政治伦理审视下的政党、责任政治与民主[J];长白学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秦行音;;全球伦理思想及其共同道德价值观教育发展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朱法荣;;在场与幸福: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的伦理价值[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4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3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董天宇;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的若干伦理冲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清华;艾滋病防控中的部门协作长效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红艳;我国艾滋病预防中的主要生命伦理难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马亮;教师道德内化动力的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艳蕊;伦理学视域下的大众媒体公信力[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芳;;诚信:还在流浪吗?[J];记者观察(下半月);2006年10期

2 吕方;“诚信”问题的文化比较思考[J];学海;2002年04期

3 宋希仁;论信用和诚信[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4 相从智,张秀峰;浅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诚信缺失的原因[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陈剑旄;诚信道德价值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叙元;现代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顾骏;市场机制与诚信[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杨双;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冷霜;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坚持诚信原则[J];学习论坛;2004年05期

10 许亚非;诚信:传统含义与现代意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吴继霞;;诚信特质及其养成的质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4 高兆明;;耻感与自由能力[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汤建荣;汤广全;;忠·信·诚观念与市场经济[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曹永福;;建构中国特色的医学道德规范体系[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大为;永久和平[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夏澍耘;中国古代诚信源流考[N];光明日报;2002年

3 宋希仁;怎样认识道德的“应当”[N];光明日报;2000年

4 高兆明;耻辱与自由能力[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李湘云;道德:理想·本然·回报[N];学习时报;2006年

6 乔法容;全国第三次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N];人民日报;2002年

7 戴虹;应用于现代技术中的伦理价值观[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学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郑奋明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谌新民 肇庆市第四中学校长 梁雄斌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必良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韩月香 肇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 陈贤棠 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学生 杨劲文;诚信是立身兴业之本[N];南方日报;2008年

9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危害(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华;在道德与政治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2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蒙;赛博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华伟;诚信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蕾;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崔俊霞;晋商伦理初探[D];山西大学;2005年

4 张慧仙;当代中国商业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国琪;康德伦理学浅析[D];贵州大学;2008年

6 袁小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刘兰芝;康德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尹洁;对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之实践意义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9年

9 徐会兰;道德教育的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慧君;道德信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2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2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