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野下的环境经济政策
本文关键词:伦理学视野下的环境经济政策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制度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环境经济政策作为环境制度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因素,将会对环境制度乃至人类保护环境的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伦理学视阈来关注环境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伦理学的理论论证来促进政策的制定。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is a powerful factor in environmental system . It will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system and human environment . From the view of ethics ,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policy .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is is to promote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y through the theory of ethics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1]。环境经济政策就是这一类制度的总称,是“根据环境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洪流;;从《鹿跳泉》看华兹华斯的生态主义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胡水琴;;路在何方?——科马克·麦卡锡的《路》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周彰波;;哲学视野下的生态关怀[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晏智杰;自然资源价值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李承宗;;马克思与罗尔斯顿生态价值观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廖小平;孙欢;;政治参与的价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陈也奔;;从摩尔的理论看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4期
10 胡帆;;论生态文明的新视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陈叶兰;许婷;陈f:寅;;动物的环境法律主体资格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义松;吴国振;;论环境法学研究的当代任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冬梅;;环境正义视野下农民污染受害救济探微[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5 于艳芹;李世雁;;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6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张修玉;许振成;胡习邦;赵晓光;;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叶立国;;生态学的后现代意蕴[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生态思想演进的历史形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琳琳;“敬畏自然”观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庆艳;绿色行动者的主体自觉何以可能:高校教育的绿色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明华;对审美生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任丽君;老子主“和”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晓燕;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哲;关于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1983年05期
2 肖群忠;个人对社会积极作用的伦理学浅思[J];哲学动态;1986年03期
3 秦树理;追求高尚的人生——读《新编伦理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济平;;关于道德危机与伦理学困境的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5 王海明,,孙英;几个伦理学难题之我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6 孙玉良,陈泽环;卡尔·霍曼的经济秩序伦理学评述[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7期
7 龚群;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历史承继及其理论特征[J];教学与研究;2000年12期
8 肖平;西部大开发,企业是主体——伦理学家与经济学家共谋企业伦理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1年01期
9 王海明;论伦理学体系的构建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王音力;崇高伦理学的失败[J];社会观察;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董晓静;胡丽娜;;辅助生殖技术(ART)对伦理学的挑战[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2 舒远招;;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许丽萍;;对列维纳斯他者伦理学的几点思考[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史劲松;;关于合成生物学伦理学的认识[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6 孙庆斌;;勒维纳斯与他者伦理学[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7 李光耀;;伦理学是修身学[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德培;梁植权;;基因治疗与伦理学[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江畅;;应当重视伦理学教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小华;话说伦理学转型[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 庞立生;伦理学如何转向生活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3 廖志诚邋陈思敏;省伦理学会在榕成立[N];福建日报;2007年
4 [英]尚塔尔·墨菲/著 尹树广/译;民主的伦理学[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李连科;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互补[N];人民日报;2001年
6 龚群;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7 马进;伦理学基本问题商榷[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杨通进;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N];人民日报;2008年
9 冯蕾、薄洁萍;中韩伦理学国际研讨会十届又一[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龚天平;伦理学的人性基础[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卫东;亚当·斯密的伦理学[D];浙江大学;2004年
2 滕琪;以位格为中心的塑造[D];浙江大学;2005年
3 彭勇;列维纳斯的他异性美(伦理)学[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治华;伦理学视阈中的尊重[D];复旦大学;2007年
5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志强;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杨健潇;论政治功利主义[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治华;生态价值理念与当代人生观的“生态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顾平;伦理学视野中的语言伤害问题及对策[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彭建河;梁启超《新民说》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管翠静;公共生活道德建设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5 叶素红;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李嵩;现代医学高技术的伦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黄小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盼;河流自然生命的概念及其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任s
本文编号:1364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