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德意义
本文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德意义 出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伦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道德进步 政治伦理
【摘要】: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具有深度的复杂性关联。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两者能够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但也可能陷入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决定两者摆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主要出路是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中实现人类生态伦理进步,在包容性经济发展中推动政治伦理创新,在经济利益与终极信念多元并举中寻求道德共识。
[Abstract]:The complexity associated with the dep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ral progres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y can enter a virtuous circle of mutual promotion, but also may fall into a vicious spiral of mutual constraints. The mainstream the era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two decided to get rid of vicious spiral move toward a virtuous circle, the main way is to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ecology ethical progress on innovation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political ethics in the inclu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seeking the moral consensus in both economic interests and ultimate belief multiple.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问题,既是当前经济伦理学界争执的一个焦点问题,又是古今人类广泛关注的一个实践难题。乐观主义者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道德的水准也会逐渐进化至更高的层面。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悖论关系。经济水平越高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5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6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沈秉梅;;马克思货币理论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剑涛;道德进步的经济动因——市场经济、其他经济模式与道德进步的关系之比较[J];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2 廖小平;经济与道德关系新思考[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年S2期
3 刘锡钧;刍议道德进步的客观标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4 王国聘;论道德进步的标准[J];道德与文明;1991年05期
5 李光耀;论体制改革与道德进步的内在联系[J];中州学刊;1995年06期
6 陆岳;浅论发展生产与道德进步的关系[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6年02期
7 杜建国,李晶;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历史统一[J];前进;1998年06期
8 束有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双重效应[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李雨村;论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矛盾同一性[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朱正国;应区分道德的“进步标准”与“成型标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溢木;;人本与德性的交替: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主要特征——以古希腊两部史诗为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薛柏成;;墨家与《管子》经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李凤刚;;打好污染减排组合拳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凌杰;陈文宽;;对我国近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回顾与思考——兼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管宁;;军工企业道德进步的路径研究[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6 马如俊;;实用主义的道德智慧——道德情境中的抉择[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祥林;;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指导性[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志山;;经济与道德的互动——深圳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思想道德建设[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左兴玲;;浅析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伦理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马元良;;传统诚信美德与生产力的发展[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北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 袁新民;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深层解读[N];湖北日报;2010年
2 中国科普研究所 今心;科学促进道德进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凌飞;信息伦理本质上是现实社会伦理的反映[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卢世林;让科技与道德同行[N];人民日报;2007年
5 卢风;“科技是脚道德是鞋”吗[N];光明日报;2003年
6 宋希仁;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竞立 钱模 通讯员 张雪刚;“五创”助推石林旅游城市建设[N];云南日报;2007年
8 杨兴 李凤;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了社会文明水平[N];团结报;2009年
9 河南财经学院哲学与社会学系教授 乔法容;公民怎样才能守德[N];河南日报;2007年
10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稿;道德建设走出“边缘化”[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双阳;严复经济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汤曾;《管子》经济伦理思想[D];东南大学;2006年
3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凯;宗教伦理的大地之根与世俗经济的精神引导[D];复旦大学;2010年
5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9 许冬香;经济正义与政治正义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闫巍;军事技术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璇;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2 康哲;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何洪涛;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述评[D];辽宁大学;2011年
4 林君希;经济伦理思想的演进及对中国的借鉴[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乐凯;《礼记》经济伦理思想浅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俞启明;奥古斯丁经济伦理思想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彦;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向金蓉;魏源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熊德宪;张之洞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韩启军;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与当代经济伦理建构[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64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