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亲密有间:两代人话语中的新孝道

发布时间:2018-01-01 15:22

  本文关键词:亲密有间:两代人话语中的新孝道 出处:《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赡养 新孝道 亲密有间 代际关系


【摘要】:当前,现代城市家庭的孝道标准已由"顺从"向"尊重"演化,亲子间的互动模式由"奉养无违"转变为"亲密有间"。因此,建基于个体独立和平等关系的新孝道模式有利于代际间的"自立"和形成有"利他"情感的亲密关系。新孝道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孝道要求,即对精神赡养的重视(显亲、悦亲强化),而物质赡养成为辅助性要求(养亲、侍亲弱化),使孝道理念回归到基于对父母的尊敬和真挚的爱而"善待"父母。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ilial piety standards of modern urban families have evolved from "obedience" to "respect", and the mode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has changed from "support and not violate" to "intimacy and interrelationship." The new filial piety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is conducive to the "independence" between genera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altruistic" emotion. New filial piety puts forward a higher level of filial piety. That is to say,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 support (showing relatives, pleasing relatives and strengthening them, while material support becomes a supplementary requirement) makes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return to "treat well" parents on the basis of respect for their parents and sincere love, so as to make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return to "treat well" their parents on the basis of respect for their parents and sincere love.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类号】:B823
【正文快照】: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87%。2013年,新施行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修改: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肖倩;杨泽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与老人赡养问题——对赣中南农村的实证研究[J];求实;2010年10期

2 熊跃根;我国城市居家老年人晚年生活满意程度研究———对一项调查结果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9年04期

3 孙鹃娟;;成年子女外出状况及对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J];人口学刊;2010年01期

4 张文娟,李树茁;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5 王萍;李树茁;;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纵向分析[J];人口研究;2011年01期

6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年04期

7 朱静辉;;家庭结构、代际关系与老年人赡养——以安徽薛村为个案的考察[J];西北人口;2010年03期

8 熊跃根;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老人照顾[J];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薇;;北京市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汪永涛;;农村纠纷逻辑的转变[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张晓梅;;现代化条件下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4 李楠;;价值的断裂:当代中国农村代际伦理变迁[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李宗华;张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东岳论丛;2012年06期

6 吴春宝;;影响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以logistic回归为分析工具[J];调研世界;2011年06期

7 阳叶萍;吴记峰;;农村养老模式探索:“反哺”还是“接力”——基于山东日照云台村的亲子关系的实证观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基于大冶市X村的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5期

9 侯文杰;;农村养老成本的三个维度[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10 吕如敏;林明鲜;刘永策;;城市老年人与子女的双向支持模式探析——以烟台市向阳街道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卫龙宝;储雪玲;王恒彦;;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青兰;肖炳p,

本文编号:1365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5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