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成熟论与道德发展论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德成熟论与道德发展论的比较研究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孟子 科尔伯格 道德成熟论 道德发展论 道德教育
【摘要】:本文旨在比较孟子的道德成熟论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之间的异同,从而探究在道德成熟论中有哪些部分仍然与当今世界的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本文中,我们试图站在科尔伯格的视角向孟子的道德成熟论提出挑战,并尝试着以某种创新性解释来帮助孟子作出合理的回应。通过这场虚构的对话我们发现,尽管孟子和科尔伯格在理论倾向、对道德进步的界定以及在道德观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依然能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对话,从而使我们可以汲取儒家的思想资源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
[Abstract]: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moral maturity theory and Kolberg's Mencius comparison, so as to explore the moral maturity theory in which the part still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world today.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of Kolberg to challenge the Mencius moral maturity theory, and try to in some innovative explanations to help Mencius make a reasonable response. Through the fictional dialogue we found, although Mencius and Kolberg in the theory of moral tendency, definition and progress in morality,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but still can carry out creative dialogue, so t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Confucian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to re-examine the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China and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region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正文快照】: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学家,其有关道德成长的理论可以被概括为“道德成熟论”(moral maturity)。孟子认为,人生来便具备善的潜质,即“善端”,它们就像种子的嫩芽,需要不断培养才能成为现实的道德品质。长期以来,孟子的这一理论对于中国以及受儒家传统所影响的许多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顾海根;岑国桢;李伯黍;;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道德发展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邓伟志;;市场经济与道德发展[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3 ;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康蕾;;员工的道德能力有可能提高吗?——基于广州外来务工人员道德发展的实证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薇薇邋陈颖;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发展达到中等或较高水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乃林;志愿服务是道德发展的源头活水[N];辽宁日报;2011年
3 耿银平;时代呼唤好人品格[N];梅州日报;2012年
4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吴灿新;民族文化在当代道德发展中更具根本性意义[N];南方日报;2014年
5 钱广荣;传统美德及其承接的基本问题[N];协商新报;2009年
6 雷泓霈;媒体应挖掘奥运会的教育价值[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雷泓霈;要挖掘奥运会的教育价值[N];农民日报;2008年
8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钱广荣;传统美德及其承接的基本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邵尉;中国传统家训促进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秦仪燕;传统文化视域下道德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杨昕;流行文化影响下“8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剑;科技进步与道德发展互动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戴霞宁;青少年道德发展环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继鑫;西双版纳傣族青少年儿童社会道德发展反映及其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荃;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0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7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