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卢梭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路径研究——以善和美德的区分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02 17:07

  本文关键词:卢梭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路径研究——以善和美德的区分为视角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卢梭 美德 自爱 自尊 道德


【摘要】:学界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研究,往往从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二分法的角度分析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种二分法解读表面上合理,实则存在问题。自然状态与善的关系以及社会状态与美德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及正确的解读。事实上,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的区分本质上是善与美德的区分,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本质上是人类内心情感从善到美德的转变。卢梭基于善和美德的区分提出了道德的起源观:道德起源于这一转变过程中人类善观念的消失以及美德观念的出现。
[Abstract]:Study on the origin of human inequality of < > circles, often analysis the origins of inequality from the natural status and social status of the dichotomy perspective. This dichotomy interpretation on the surface is reasonable, but in reality there is a probl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of n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as well as good virtue and did not get atten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right. In fact, distinguish the essence of nature and society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od and virtue, human transition from the natural state to the social state is the essence of human inner emotions change from good to virtue. Rousseau's distinction between kindness and virtu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moral view of the origin of morality of human origin good idea in the process of this change disappeared and the concept of virtue.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下简称《论不平等》)中,卢梭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的思想大争论。他清晰地为读者呈现出一幅自然人的特殊面貌,阐述了人是如何从自然状态转变为社会状态的历史过程。然而这也让读者产生误解:好像人类分别经历了自然状态和社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柏林,赖换初;道德起源的三个视角[J];哲学动态;2003年11期

2 杨仕奎;关于道德起源的人性反思[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张红英;;论习俗在道德起源中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张国珍;;评弗洛伊德关于道德起源的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5期

5 王海明;关于道德起源和目的之理论[J];现代哲学;2004年01期

6 杜修望;;道德起源的四个依据[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7 戴景平;;习俗与道德的起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李建华;冯昊青;;道德起源及其相关性问题——一种基于人类自演化机制的新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周芳检;;道德起源的博弈论解析及当代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0 刘禹含;;浅析道德起源的三个条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一新;道德起源、演化及其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70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70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