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德性与实践——评麦金太尔的德性观

发布时间:2018-01-03 07:34

  本文关键词:德性与实践——评麦金太尔的德性观 出处:《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麦金太尔 德性 道德哲学


【摘要】:麦金太尔以提倡德性伦理学闻名于世,其德性伦理学的核心是德性概念,而德性概念是通过实践来解释的。麦金太尔的德性具有三层意义:第一,德性使人们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善;第二,德性使每个人都追求生活整体的善;第三,德性维持传统。实践与德性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个人活动的实践为第一层意义的德性提供了解释,作为个人整体生活的实践为第二层意义的德性提供了解释,作为传统的实践为第三层意义的德性提供了解释。
[Abstract]:The moral ethics has three meanings : First , virtue makes people get good in practice ; secondly , virtue keeps people in pursuit of the whole goodness of life ; thirdly , virtue keeps tradition . Practice and virtue are closely related : As the practice of personal activity , it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virtue of the meaning of the second layer . As a traditional practice , it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virtue of the third layer meaning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10011)
【分类号】:B82-06
【正文快照】: 与其他社群主义者不同,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的社群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前现代特征:在元伦理学方面,他主张价值与事实是联系在一起的,反对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在规范伦理学方面,他主张德性在道德规范中的首要地位,反对现代的规则伦理学;在道德哲学方面,他主张善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思想探讨[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2 龚群;邢雁欣;;麦金太尔的德性观[J];天府新论;2009年06期

3 刘玮;;亚里士多德与当代德性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8年12期

4 张言亮;陈瑾;;麦金太尔对于情感主义的批评[J];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04期

5 陈泽环;;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J];道德与文明;2008年03期

6 何睿洁;;麦金太尔与传统德性理论的复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亢丽娟;;麦金太尔走出现代道德哲学危机的尝试[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9期

8 金香花;;伦理学的“分裂”与“统一”——兼论伦理学的当代使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刘峰;;复归与重构——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问题探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杨;许诺;;德性、德性伦理和德性精神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建伟;;德性伦理学:中国思想的视野——“2010·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伦理学会分论坛综述[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张玉琛;;道德哲学视阈下的科技进步及其伦理困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贾新奇;;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与道德心理学的意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刘玮;;亚里士多德与当代美德伦理学[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陆通;;透视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从《追寻美德》谈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戴兆国;;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起源和理论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崔宜明;;道德哲学之重建——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伦理变革[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8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龚群;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3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 方旭东;不偏不倚[N];光明日报;2010年

4 孙麾;当代科技伦理前沿问题探讨[N];光明日报;2005年

5 肖群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贵长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传统“慎独”精神:现代网络伦理的富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哲学所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谢地坤;康德与新康德主义[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主题[N];光明日报;2003年

9 樊浩;和谐伦理的道德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安徽师范大学 刘桂荣;敬畏伦理的传统与现实意义[N];安徽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2 韩国庆;道德合理性的重建[D];复旦大学;2012年

3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4 亢丽娟;麦金太尔道德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0年

5 涂江波;威廉姆斯道德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8 秦越存;追寻美德之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丁乃顺;阿多诺道德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蕊;重述的历史和历史地叙述[D];华侨大学;2012年

2 高兴臣;麦金太尔的德性论评介[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李文静;麦金太尔德性伦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王香萍;麦金太尔道德哲学的方法论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开林;麦金太尔德性论及其德育意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晋怡;福特自然主义德性伦理学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7 张亚丽;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艾娣;论麦金太尔的德性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杨彦斌;追寻美德[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张玉营;试论安萨里德性伦理学[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2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72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