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与孝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8-01-07 10:19

  本文关键词: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与孝文化的传承 出处:《学术交流》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 日常生活 观念 孝文化 传承


【摘要】:"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念,通过节日、仪礼、艺术、社会与家庭规约等日常生活系统的四个方面得到传承。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即理性化、货币尺度、个体主义日益冲击着传统日常生活系统,由内而外地渗透到节日、仪礼、艺术、家庭与社会规约中来,从而导致孝文化的传承发生变化。但是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对于孝文化的传承不完全是阻碍性的,相反使孝道文化更加充实。理性化对传统的日常礼仪与婚丧嫁娶产生积极影响,货币尺度原是对传统节日礼俗的极大丰富,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对于孝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扩散作用,个体主义观念是解决"差序格局"困境的有效途径。总体上可以揭示出现代日常生活观念对孝文化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Abstract]:As the main valu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filial piety has been inherited through four aspects of festivals , rituals , art , social and family conventions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问题研究所;
【基金】: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乡村价值与孝文化传承”(2013YJ012)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现代”概念发轫于公元5世纪,其含义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演进之后,不仅成为了区分古今的时间概念,更是包含了理性与自由两大主题。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对个人来说,着重突出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肯定,即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提到的所谓“自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庆忠;;社会记忆与村落的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程英姿;;哲学基本问题与大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邱蔚华;;朱熹诗闲适意趣的文化审美视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秀敏;王英U,

本文编号:1392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92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