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技术时代人对自然和未来的责任——约纳斯责任伦理之内在进路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23:00

  本文关键词:论技术时代人对自然和未来的责任——约纳斯责任伦理之内在进路探析 出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 二元论 人本论 责任


【摘要】: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在根本上是由现代科技的实用主义实践造成的,其理论根源在于西方传统哲学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性理解。汉斯·约纳斯拒斥现代科技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作一种"利用"关系来对待,反思并批判了西方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论理解,进而用人本论解释康德的绝对命令,提出了独特的环境伦理理论:一方面,在一般哲学问题上将心灵哲学推进并转变为超越传统二元分立的人类本体论;另一方面,在环境问题上指出人类对于后代乃至整个生物圈都负有责任。约纳斯的论点对于思考科技发展以及环境伦理问题提供了颇有启发的思考方式。
[Abstract]: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is fundamentally caused by the pragmatism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s theoretical roots lie in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philosophical culture. Hans Jonas rejects modern technology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a "utilization"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reflects on and criticizes the dualism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n explains Kant's absolute order by employing this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a uniqu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on the one hand. To push forward and transform the philosophy of mind into a human ontology which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dualism on the general philosophical issu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human being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and even the whole biosphere. Jonas's argument provides an enlightening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蒸蒸日上,全球性环境问题日渐恶化。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乃至人类生存的持续问题等,这些问题在生态伦理理论中备受关注。事实上,可能威胁到生态平衡并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在于西方引领的技术文明。通过拒斥现代科技把人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旭;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构建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张仁玲,蒋毓舒;文明方式的转变与科学发展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哲;刘融;张冰洋;;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基于中日垃圾处理之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刘佳;;外部因素对宋金元时代中西医学影响比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王元元;;孟子的“恻隐之心”与康德的“敬重”思想[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斌;张艳芬;;当自然遭遇无所不在的镜头——视频技术时代的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戚海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崔常龙;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晓;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意蕴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军丽;面向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訾翠霞;中国佛教孝思想的特质及现实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雷怡安;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启示[D];江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秋明;;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遥远的后代负责——汉斯·约纳斯的目的论解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6期

2 方秋明;;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遥远的后代负责——汉斯·约纳斯的价值论解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03期

3 马怡;;现代技术视域下约纳斯新伦理的价值观探析[J];桂海论丛;2012年05期

4 王敏;朱永华;;技术文明时代的价值观探析——试论汉斯·约纳斯[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杨薇;胡利华;程波;薛莲;史杰;崔伟奇;;约纳斯责任伦理风险观内涵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5期

6 杨振华;;为责任奠基—评汉斯·约纳斯[J];唯实;2012年06期

7 刘科;;汉斯·约纳斯的技术恐惧观及其现代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杨振华;;虚无与责任:约纳斯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拯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与中国古代儒道自然目的观之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论现代技术与责任伦理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钦文;技术哲学大师约纳斯口述自传问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记者 王洁明;瑞典电视人,,想到中国来做“真人秀”[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07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07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