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理学对徽州宗族祠堂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朱子理学对徽州宗族祠堂的影响 出处:《学术界》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徽州宗族祠堂的寝殿供奉先祖严格按照朱子《家礼》的规定,其祠堂祖祭的礼仪更是朱子《家礼》祭礼的规矩演示,而徽州宗族祠堂的励学,则是朱子崇文思想的徽州滥觞。
[Abstract]:Huizhou ancestral temple of qindian ancestor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Zhu Xi < > etiquette, the etiquette is the ancestral sacrifice ritual cult Rules > < Zhu Xi presentation, Huizhou ancestral temple of Li Xue, Zhu Xi is Chongwen Huizhou ideological source.
【作者单位】: 黄山学院文学院;
【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度“三项课题”研究获奖论文
【分类号】:B244.7;B823.1
【正文快照】: 在“程朱阙里”的古徽州,朱熹夫子关于儒家宗族宗法思想的全面阐发,被徽州学者广为宣传推介,因此,徽州宗族社会,受程朱理学这一方面的影响特别广泛而深刻。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奠基人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两兄弟,其祖籍地在徽州歙县篁墩。南宋哲学家、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徽州宗族社会的形成[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郑小春;;从清初苏氏诉讼案看徽州宗族内部的矛盾与分化[J];史学月刊;2009年03期
3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伦常秩序控制[J];江海学刊;2009年03期
4 栾成显;;朴元q囍睹髑寤罩葑谧迨费芯俊分形男薅┍境霭鎇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08期
5 张安东;;20世纪90年代以来徽州宗族研究的回眸与展望[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吴伟逸;试论古代徽州宗族的形成及其特点[J];安徽史学;1997年03期
7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祖茔的控制功能[J];徽学;2008年00期
8 唐力行;徽州宗族研究概述[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9 唐力行;朴元q囍睹髑寤罩葑谧迨费芯俊穂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10 赵捷,赵英丽;打开徽学研究大门的一把钥匙——评赵华富著《徽州宗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公匣”制度探析[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振忠;;晚清民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黟县碧山何氏之《族事汇要》研究[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常建华;;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新进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鲍义来;《徽州宗族研究》出版[N];安徽日报;2004年
2 吴顺辉;徽州宗族评说[N];黄山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关系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锋;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权力支配及其在徽州村治中的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亚萍;士商互动背景下的徽州宗族教化[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文俊;家礼演变与徽州宗族社会的人际传播[D];安徽大学;2016年
4 詹海波;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祭规约探究[D];安徽大学;2016年
5 王梦宇;近代国家权力渗透下的徽州宗族教化[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6 夏晓慧;清代徽州宗族保障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7 王昌宜;明清徽州宗族教育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8 谢冬霜;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管理者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陈雪明;明清徽州宗族墓祭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钟华君;清末民初徽州宗族家训及其传承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24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2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