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孝经集传》看黄道周孝道思想

发布时间:2018-01-30 22:19

  本文关键词: 黄道周 《孝经集传》 孝道 性善论 敬 移孝作忠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性善论是黄道周孝道思想的形上基础,他认为至纯至善的天地之性流行于人而成为人之性,坚持性善一元论,反对宋儒的二元之性;他认为"敬"是孝道的情感依据,道德之目以敬为本;黄道周将孝道的实践形态分为事亲以敬和事君以忠两个层面:事亲要"敬身"、"敬养"和"严父配天";事君则移孝作忠并且要敢于诤谏。
[Abstract]:The theory of sexual goodness is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the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in Huang Taoist and Zhou Dynasty. He thinks that the na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with the most pure goodness is popular in people and becomes the nature of people, insists on the monism of sexual goodness, and opposes the duality of Confucianism in Song Dynasty. He believes that "respect" is the emotional basis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purpose of morality is based on respect; Huang Daozhou divided the practical form of filial piety into two levels: "respect the body", "respect the nourishment" and "be strict with the father"; The emperor is loyal to filial piety and dares to admonish.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黄道周,福建漳浦人,字幼玄,号石斋,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卒于隆武二年(1646),终年62岁。天启二年进士,历任崇祯朝翰林院编修、詹事府少詹事、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隆武朝内阁首辅等职。东林之后,明末大儒称他和刘宗周为“二周”。乾隆四十一年(1776)谕文称黄道周为“一代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蓉晖;传统孝道的二重性及现代转化[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李肖峰;论社会“孝”的现代意义[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罗新慧;试论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J];齐鲁学刊;1996年03期

4 杨维中;孝道与现代家庭伦理[J];中国哲学史;1997年02期

5 姚昌义,朱岚;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胡俊江;;不可或缺的是孝道[J];教育与职业;2002年05期

7 余治平,孟祥红;孝,何以必须?——孔子与董仲舒对孝道的不同建构[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杨振华;论“孝”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上的价值[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吕睿;;孝道在韩国[J];华人时刊;2006年02期

10 ;如此孝心[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世宁;;讲孝道人人有责[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顾嘉禾;;略论当代如何弘扬家庭孝道[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 甄有魁;;孝道[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蒙志琨;;崇尚孝道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邢来柱;周玉花;;论孝道[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顾乐鸣;;现阶段家庭孝道的调查与思考[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7 马君斌;;浅谈“孝道”的源流及现状[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8 何方生;;孝道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9 周树鑫;;关于弘扬中国孝道之我见[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龙加太;;从“六个老有”看孝道的丰富与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晓霞;弘扬孝道 共建和谐[N];人民日报;2007年

2 子孝;构建和谐社会当力倡孝道[N];辽源日报;2006年

3 朱四倍;“孝德教育”与复古倒退无关[N];安徽经济报;2004年

4 任继愈;谈谈孝道[N];人民日报;2007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周桂钿;挖掘传统道德的时代新内涵[N];北京日报;2011年

6 罗贤雄;农村养老敬老之我见[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范红娟;清明节与孝道[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骆承烈;孝道及其现实意义(摘要)[N];新乡日报;2006年

9 江坪;“妈妈,洗脚”[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徐世新;“孝道式微”背后的道德问题[N];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成际;传统“孝道”的历史建构及其在当代的重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延边大学;2005年

3 江侠;中国社会转型期孝道失范及其合理建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王敏;孝道传统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探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谷树新;中国传统孝道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洋;试论儒、伊“忠孝观”之差异与融合[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彭振泉;孟子道德修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贾蓉;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武静;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刚;中国传统孝道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77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77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