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31 19:28

  本文关键词: 弗莱彻 境遇伦理学 相对主义 爱 本真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境遇伦理学是为解决道德困境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伦理体系。它的特性是境遇的方法、相对的原理和爱是最高的准则;给我们的启示是回归生活、强化道德主体、消解道德原则。但是,它还面临着相对主义、爱的绝对化和忽视道德情感等诸多内在矛盾。只有走出主体思维,才能回到道德的本真体验。
[Abstract]:Situational ethics is a new ethical system for solving moral dilemmas.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e method of circumstances, and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and love is the highest criterion. The inspiration to us is to return to life, strengthen the moral subject and eliminate the moral principle. However, it also faces many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such as relativism, absolute love and neglecting moral emotion. In order to return to the true moral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应当、理由和理性——论哈曼在《道德的本质》中对道德应当的阐述”(项目编号:yzc12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64
【正文快照】: 1966年,当代美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社会活动家和人道主义伦理学家约瑟夫·弗莱彻(Joseph Fletcher,1905-1991)出版了《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影响重大的境遇伦理学思想,这种学说是一个以境遇作为道德评价标准、以爱作为最高伦理目标、以人作为道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昕;;境遇与经权的不谋而合——弗莱彻境遇伦理和孔孟经权学说之比思[J];学术论坛;2009年09期

2 时统君;;谁之爱,天知否?——境遇伦理学相对主义思想方法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宣庆坤;竭尽此生就是幸福——加缪《局外人》的哲学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汪盛玉;;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本质规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王余;;不讲道德之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郭彩侠;;顾城之城:生命不能承受的悖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邬双;;人格与幸福的审美内涵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成因、评价及其学理边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9 程平;岑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转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立;;群体性事件特征、原因与执政理念的更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培华;;以人为本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原则和灵魂[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士辉;;简论加强道德的组织评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华山;;我国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关注国情因素[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6 朱小平;马元驹;;会计公正理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李步楼;;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张应杭;;论理想教育对反邪教的意义[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9 赵向东;;因悟世间称与谓,那非幻里揣而摩——析清代皇家园林建筑中的“近似形貌”而“名类相异”现象[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 )[C];2010年

10 马晨曦;石向实;向叶敏;;杭州新生代农民工公私观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淑香;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文化误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清达;;相对的境遇 永恒的爱——弗莱彻境遇伦理学述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王海明;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J];思想战线;2004年02期

3 侯有德;;国内境遇伦理学研究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4 江天骥;李涤非;;相对主义的问题[J];世界哲学;2007年02期

5 潘水萍;;“文化相对主义”与“多元化的态度”——多维视角下的“比较诗学”探究[J];天中学刊;2010年06期

6 王泽龙,王晓红;诡辩剖论[J];克山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李瑾;“哲学里面”和“哲学后面”的对话——简论普特南对罗蒂的批评及罗蒂的回应[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尤洋;;认识语境与知识的客观性[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1期

9 I.哈金;武德俊;;评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修订本)和《告R%理性》[J];世界哲学;1991年06期

10 蒋显荣;;试论庄子陷入相对主义的思维过程[J];湖湘论坛;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春兰;;库恩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家莲;;道德的超自然性与社会公德的建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孙思;;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观批判[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余章宝;;经济学理论的经验论哲学基础[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石建和;张泉;;构建建筑师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种类型学的解决方案[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彩强;;意向性和背景[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7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严寿澄;;儒道二家思想与价值多元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9 赵星;董士昙;;对刑事和解理念基础的思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钱雯;;道家美学思想探微[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志刚 江苏工业大学;相对主义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文化相对主义是毒药还是解毒剂(下)[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张凤岐;关于“定见”的一些见解[N];电脑商报;2007年

4 ;文化相对主义是毒药还是解毒剂(上)[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吴长青;重申文学批评的启蒙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吴琼;艾柯的摆锤[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李荣山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世俗心灵的深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李红梅;英国“真水”添加了电子的水[N];中国水利报;2011年

9 子余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所;梦醒之间的心灵转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曾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聆听绝对应当的爱的召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隽;超越相对主义[D];吉林大学;2004年

2 毕文胜;科学说明相关性问题及其解答[D];厦门大学;2007年

3 常春兰;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伟;超越相对主义科学观的探索和趋势[D];吉林大学;2009年

5 谢礼圣;麦金太尔道德合理性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苏森森;成就美德[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杰;文学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王小可;文化诗学视阈中的早期唐诗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蔡其勇;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恒杰;认知相对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平彦鸽;基督教爱的伦理思想[D];郑州大学;2012年

3 夏廷文;胡塞尔现象学对相对主义的批判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4 董文萍;对西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观之基础的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熊伶俐;弗莱彻境遇伦理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洪超;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D];吉林大学;2010年

7 曾宪文;米兰·昆德拉小说的游戏精神[D];西南大学;2007年

8 蔡贤浩;解读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韩华;一束生长于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土壤上的带刺玫瑰[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闫爱华;论文学阐释的限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9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79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