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生态和谐的追求——以朱熹《中庸章句》的生态观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 儒家 朱熹 “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参” 生态观 出处:《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儒家生态伦理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由早期强调人比自然万物更为重要并且要求对自然生命以怜悯以及"以时禁发",到宋代朱熹强调人与自然万物相互平等并且要求通过"赞天地之化育"而达到"与天地参"的发展过程。虽然在今天看来,朱熹的这些思想还存在着种种不太圆满之处,但其中所蕴含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可以为今天构建现代的生态观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Abstract]:In fact, the Confucian ecological ethics experienced an early emphasis that ma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nature and called for pity on natural life and "prohibition of hair by time". By the Song Dynasty Zhu Xi emphasized the equal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deman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ith heaven and earth"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praise of the culture of heaven and earth", although in today's view. These thoughts of Zhu Xi are not satisfactory, but the ecological view, which is centered on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an provide valuable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cological view toda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朱熹《中庸》学研究”(批准号:12FZX005) 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朱子学研究精华集成”(批准号:12JZD007)
【分类号】:B82-058;B244.7
【正文快照】: 关于儒家学说是不是“人类中心论”,学界多有讨论。[1]需要指出的是,儒家学说有一个时空发展的过程,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孔子对自然生命的怜悯,孟子讲“仁民而爱物”,荀子讲“以时禁发”,这都只是早期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初步认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乐爱国;;论朱熹《中庸章句》的“人-物”平等思想[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刘云超;;再谈儒家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J];孔子研究;2013年04期
3 乐爱国;;朱熹《中庸章句》对“性”“道”“教”的诠释及其蕴含的生态观[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艳秋;戴震“理”概念的价值和道德内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许家星;;求本义、发原意、砭学弊——朱子四书学诠释旨趣探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陶新宏;;儒家“}\矩之道”及其价值意蕴[J];船山学刊;2010年04期
5 方武;;《论语》中无标志章疑义解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谢晓东;邹秀季;;朱子的国家哲学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刘续腾;;论《大学》之“诚意”[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8 常新;;“博文约礼”与“知性”——论李二曲下学上达的工夫论[J];船山学刊;2013年03期
9 朱清华;;本体论的差异——柏拉图的哲人王与先秦儒家圣王的比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杨浩;;以理释天——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对“天”概念的诠释[J];黑河学刊;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殷慧;朱熹礼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刘梁剑;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蒋伟胜;习学成德[D];复旦大学;2006年
5 高丽敏;作圣之功[D];复旦大学;2007年
6 肖发荣;论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大琦;天理循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晓剑;湛若水的“体用浑一”之学与践履[D];浙江大学;2008年
9 曾建林;欧阳修经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黄晓荣;新朱子学还是阳明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海鹏;张载《孟子》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姜波;以理释礼—朱熹礼、理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刘登鼎;论郑玄、孔颖达、朱子、阳明对《大学》之诠释[D];湘潭大学;2011年
4 陆军;宋明理学中的德性与见闻之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俊艺;《论语》中孔子的天命鬼神观念[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菲;朱熹与王阳明哲学基本路向之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霞;试论告孟之“不动心”的区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宋园园;论朱熹哲学中“私”的观念[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徐;以“主敬”为中心的朱熹修养工夫论考察[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明宇;先秦哲学与人类的生存智慧[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任俊华;李朝运;;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儒、道、佛学之生态伦理思想比论[J];理论学刊;2008年11期
3 韩喜平;李恩;;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渊源及意蕴[J];理论学刊;2012年05期
4 张学智;从人生境界到生态意识——王阳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论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5 蒙培元;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J];新视野;2000年01期
6 高秉江;从中西文化比较看超越“人类中心论”的可能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J];学术研究;1997年01期
7 汪信砚;;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12期
8 张耀南;;论中国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J];哲学研究;2006年06期
9 白奚;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兼与西方人类中心论比较[J];中国哲学史;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友良;;超越传统“天人合一”生态观 树立当代可持续发展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方萍;蔡祺艳;;浅议佛家生态观与环境保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3 胡云江,李中平;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生态学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单辉;;儒家动态生态观探微[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杨翠艳;;道家哲学中的生态智慧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6 蒙培元;;中国哲学生态观的两个问题[J];鄱阳湖学刊;2009年01期
7 陈文勇;;生态观的重构——以复杂性代替机械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史鸿文;庄子哲学生存观与生态观的二重合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王曙光;;《管子》“人与天调”的生态观[J];管子学刊;2006年03期
10 柴建军;杨芸;;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东方朔;;生态的道德观——儒家与基督教生态伦理的一个宏观比较[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蒙培元;孟子“仁民爱物说”的生态学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任文利;儒学中的情感与理性[N];光明日报;2008年
3 黑龙江大学 陶立霞;康德目的论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2 刘国贞;魏晋玄学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奕;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生态观思考[D];西南大学;2013年
2 曹怀锋;《管子》生态观[D];安徽大学;2011年
3 陈晓佳;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杨光军;《老子》思想中的生态观探微[D];河南大学;2005年
5 赵国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6 李桂祥;周易与生态文明[D];山东大学;2012年
7 支灵荔;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及其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韩金梅;儒家生态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阳;山西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哲学思考与道路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刘娣;《管子》的自然观[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9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7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