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道德风险及其规避思路

发布时间:2018-02-09 10:44

  本文关键词: 道德风险 道德强制 道德自由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道德风险是指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推行过程中有可能对社会产生某种阻碍或破坏的作用,它包括道德滞后或超前的风险和个体道德表达不确定的风险。前者是指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推行的过程中有可能超出或滞后于人与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与社会的发展,后者是指个体在践履道德的过程中有可能因缺乏一致性而使社会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这两类道德风险本质上存在一种吊诡关系,即它们分别处于"适度"的两端,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当我们试图规避其中的一种风险时有可能导致另一种风险。在这种吊诡中我们规避道德风险的思路只能是先避开自身恶较大的那种风险,然后再兼顾另一种风险的限制。
[Abstract]:Moral hazard refers to the function of moral principles and norms which may hinder or destroy the 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risk that moral principles and norms may exceed or lag behi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eople and 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risk that moral principles and norms may exceed or lag behi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eople and 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society, The latter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morality, the individual may suffer a certain degree of social destruction due to lack of consistency. There is a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moral hazard in essence, that is, they are at the two ends of "moderation". It's an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nd when we try to avoid one of these risks, we can lead to another. In this paradox, the only way to avoid moral hazard is to avoid the kind of risk that we are bad at first. Then consider the limits of another risk.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B82-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运春;;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艳霞;李立家;;幸福就是拥有上帝——浅析奥古斯丁的“幸福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旭;再论伦理学的使命[J];攀登;2000年04期

2 夏湘远;;论道德自由[J];江汉论坛;2006年07期

3 郭晔;论道德风险与道德创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平飞;礼·仁·中·生:儒家道德自由如何可能[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继红;论我国道德风险行为的制度性因素[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田娟娟;;后金融危机时代重释道德风险的内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11期

7 刘子卫;祝锡永;;工程项目中的道德风险研究[J];建筑;2006年24期

8 张完定;治理结构中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9 李莉;“道德风险”的控制与市场道德的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10 李建华;覃青必;;论道德自由的三个基本向度[J];哲学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飞;;金融危机中政府注资道德风险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潘叔明;;道德继承问题说略(论纲)[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3 翟双萍;;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主体的道德认知[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4 黄富峰;;论志愿者精神的伦理内涵[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罗能生;;道德权利的存在依据及其在现代伦理学中的意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黄显中;道德自律的能力与涵养[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晓轮;中国银行业信贷道德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覃青必;论道德自由[D];中南大学;2008年

3 沈国琴;道德与幸福[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平;政府或有债务中道德风险及其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冀军;银行业道德风险的经济学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郭晔 ;道德风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鑫;存款保险道德风险及定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陆劲松;道德起源及其功能的经济博弈维度探求[D];西南大学;2006年

6 张楠楠;个体性道德是否可能[D];吉林大学;2008年

7 孙金荣;道德自由意志与道德意志自由[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8 马畅;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湘潭大学;2008年

9 熊卫平;网络技术的道德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朱景辉;道德自觉及其培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9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