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伦理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 翻译 伦理 述评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外译界对翻译伦理的研究,大多为翻译伦理的概念、标准、策略,翻译主体的指涉,不同翻译范式的伦理特征以及构建方向的研究,这些研究经历了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维度的过程,研究热度持续增强,但依然存在原创性不强和方向性不明的问题。
[Abstract]:Most of the studies on translation ethics in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ion circles are related to the concepts, standards,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ethics, the reference of translation subjects, the et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paradigms and the direction of construction. These studies have experienced from shallow to deep, from little to much. In the process from single to multi-dimension, the research heat continues to increase, but there are still the problems of lack of originality and unclear direction.
【作者单位】: 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翻译伦理的变迁与新型伦理的构建”(10C0009)
【分类号】:B82-0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玉生;;西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与译学研究——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葛林;;翻译伦理再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3 孙伟;;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伦理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4 曾记;;“忠实”的嬗变——翻译伦理的多元定位[J];外语研究;2008年06期
5 吴建国;魏清光;;翻译与伦理规范[J];上海翻译;2006年02期
6 王大智;;“翻译伦理”概念试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2期
7 孙艺风;;翻译与异质他者的文化焦虑[J];中国翻译;2007年01期
8 申连云;;尊重差异——当代翻译研究的伦理观[J];中国翻译;2008年02期
9 朱志瑜;;翻译研究:规定、描写、伦理[J];中国翻译;2009年03期
10 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文胜;;从汉语外来新词研究看文化策略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芙蓉;刘浩;;翻译职业化视角下的翻译伦理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黎志萍;;哲学解释学对译者地位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姜丽娟;;翻译对异的考验——论贝尔曼提出的12种变形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梁淑芳;;浅议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6 胡庭树;;翻译研究的哲学思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7 陈水生;;《红楼梦》宗教文化词的翻译伦理与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8 谢晓禅;;从翻译策略看译者的伦理取向——以古诗英译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马强和;;尊重他者——论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伦理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梅阳春;;翻译的承诺伦理——传统翻译伦理的逾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莉;;揭秘信息误读——试论《潮骚》译本中的翻译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谢喜堂;钱静芳;黄珏;;关于专利申请文件英汉翻译的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贾欣岚;;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伦理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9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昊;村上春树在我国的译介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人杰;求异和求美—许渊冲汉语古诗英译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腾国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喻滔;异化—旅游翻译的有效策略[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传银;论复译的翻译伦理学视角[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雷娜;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分析以中国八十年代的翻译活动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肖婷婷;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罗小波;政论文英译:顺应论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瑛;;西方翻译伦理模式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康宁;;切斯特曼伦理模型与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陈瑛;;论翻译的伦理之维[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张汝伦;生活世界与文化间理解之可能性[J];读书;1996年10期
5 杜玉生;;西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与译学研究——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高玉;论“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7 葛林;;翻译伦理再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8 吕俊;文学翻译: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交往行为理论的文学翻译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唐培;;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卫东;;交互主体性: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肃;全球化伦理的忧思与展望——辛格《一个世界:全球化伦理》一书述评[J];学术界;2004年06期
2 袁兆芳;谢振荣;;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研究述评[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李向阳;;“普世价值”批判性研究述评[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4 魏英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规范体系构建的初步设想[J];社会科学家;1988年04期
5 宋惠昌;当代我国社会伦理思潮管见[J];理论前沿;1990年Z1期
6 ;关于艾滋病的伦理争论[J];道德与文明;1992年01期
7 杨泽波;仁性伦理与理性伦理的分野[J];中州学刊;1993年03期
8 庞世烨;成中英论伦理与管理[J];道德与文明;1994年04期
9 W·L·迈克布莱特,向晨;最近西方哲学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J];学术月刊;1994年09期
10 李奇;伦理操作程序的探索[J];哲学动态;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韩生;;孝在家庭美德和优良社会道德风尚形成中的作用——兼对《孝经》的一点述评[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2 徐少锦;;当代中国水伦理初探[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均虎;鲁云倩;李海涛;;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医学伦理二律背反现象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曹永福;;医患关系——伦理和法律属性比较研究[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梅进禄;;试论江泽民的科技道德思想[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7 邹顺康;;厘清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肖群忠;;“生活伦理”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赵一强;;论契约对“自然状态”的伦理拯救[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俊;公民社会的义务伦理[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王晓渔;在“虐猫事件”中反思动物伦理[N];东方早报;2005年
3 陈光宇 迟学芳 ;树木有道德身份吗?[N];浙江日报;2005年
4 徐州师范大学 胡相峰 陈延斌;古代尚俭戒奢思想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启示[N];光明日报;2005年
5 赵晓;呼唤财富伦理[N];经济观察报;2003年
6 鄂伦;环境·科技·伦理[N];湖北日报;2000年
7 康健;从一元伦理到多元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8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柴为民;质量伦理中的道与德[N];中国质量报;2007年
9 李平晔;宗教与伦理[N];中国民族报;2003年
10 刘晓玲 肖君华;生育伦理的发展走向[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世民;论财富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D];复旦大学;2004年
6 刘庆华;经济伦理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李建立;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尔河;从天道、伦理到政治[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钱彦琮;高技术武器的伦理考量[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3 韩丹;发展的伦理审视[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重构[D];华侨大学;2001年
5 朱银端;网络中的伦理问题、原因与对策[D];浙江大学;2002年
6 谭铁军;禁止克隆人的伦理根据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小军;“经济人”假设的伦理思考[D];湘潭大学;2003年
8 窦莉梅;试论跨国公司的伦理问题[D];新疆大学;2004年
9 王永辉;“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10 王鹏飞;新“发展”理念统摄下的经济-伦理观[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01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0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