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与自然关系下的生态文明理念阐释

发布时间:2018-02-12 18:56

  本文关键词: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理念 阐释 出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其中,尊重自然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策略选择,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导向。正确处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当代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especting nature, conforming to nature and protecting nature", which deeply reflect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which respect for nature is the premise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nforming to nature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protecting nature is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u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未来研究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B82-058;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殷培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理念提升[J];环境经济;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李继武,李武军;深化劳动价值论的客观根源和现实目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吕明,方罗来;法治是基本环境 德治是根本策略——统治阶级意志实现的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李颖红;保安处分与劳动教养制度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张润东;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价值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杜素亭,张允熠;中西人权观源流新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周琦;;现时代背景下的自由与秩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郑明珍;耿金岭;;马克思交往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刘建生;肖丽群;刘晓露;王泽华;;基于土地伦理的土地政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萧衡锺;;中国大陆于社会转型期的户籍改革——管理、制度与治理[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孙博;曾群星;;房价影响八因模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房广顺;唐彦林;张涛;;和谐世界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战略意义[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6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亚鹏;;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探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望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姚挺;;《资本论》收入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我国初次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兵;;试论道德的人类学基础[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周鹏;台湾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祁远;阿拉伯共产主义运动初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姗;推进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党洁;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传承与发展[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张雷;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言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迅;武群堂;;新世纪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与生态文明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9期

2 段海静;阮心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J];广西轻工业;2010年03期

3 王伟;黄友牛;;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学习月刊;2009年20期

4 李桂珍;;简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14期

5 蒋兆雷;程平;;恩格斯的“生态警告”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6 曹明德;;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J];人民论坛;2010年02期

7 陈俊;丘煌;张忠潮;;和谐环境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8 方世南;;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文明理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任志俊;闫桂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海月;;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远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文桢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建设环境优美、永续发展的美好家园——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4 舒心心;;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6 尹伟伦;;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本刊编辑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编者按[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周光迅;武群堂;;新世纪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与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宋许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仪明;;中国哲学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延庆;生态文明建设呼唤少数民族在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周汝鑫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原总工程师;以科学发展观 引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N];贵州政协报;2008年

3 玖文;韩启德在南水北调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强调 以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N];团结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N];大理日报(汉);2011年

5 记者 殷珂;大冶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N];黄石日报;2008年

6 记者 郑亚伟;生态文明建设是丽水发展的新机遇[N];丽水日报;2008年

7 ;呼伦贝尔:应对新一轮经济变迁 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马永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毕节日报;2008年

9 赵美珍 章进 张爱娥;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研究[N];常州日报;2008年

10 杨跃光 余咏梅 龙明玉;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魏晓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延辉;生态政治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析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辉;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8年

6 姜国凡;马克思生态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赵成;生态文明的兴起及其对生态环境观的变革[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彭立威;生态人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春荣;生态政治的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文华;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钰;论生态休闲理念及其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褚嘉妮;试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宋玉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军;论深生态学的当代价值及其理论缺失[D];重庆大学;2007年

7 林玉春;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读生态文明[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袁娜;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探悉[D];西北大学;2008年

9 赵青;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环境问题[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邹丽芬;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当代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6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06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d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