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试论跨文化交流中的伦理精神——与来华非洲人相遇

发布时间:2018-02-15 05:24

  本文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伦理精神 来华非洲人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接触、互动频繁,不同的文化得以广泛交流,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问题。文化差异导致交流障碍甚至冲突的众多事例昭示:不同文化和平共处、共存共荣的关键在于能否守护伦理精神——秉持善念,尊重对方,言行适度,健康互动。伦理精神及其内涵是一个社会、一种文化的核心,在跨文化交流中,在社会生活的所有活动与细节中,都需要守护伦理精神。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贸易的拓展,入境的非洲客商逐年增多,我们需要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以自己希望被他人对待的方式去对待他们,以实现良好的中非跨文化交流与互动。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frequent interaction, extensive exchange of different culture, but also inevitably caused some problems. Many exampl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lead to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conflicts that different culture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coexisten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 key is whether the guardian of ethical spirit: uphold the good, respect other appropriate words and deeds, healthy interaction. Ethical spirit and connotation of a society, the core of a cult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ll activities and details of social life and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ethical spiri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no African relations and trade, the entry of customers in Africa every year we need to increase, in this particular space in his wish to be treated the way to deal with them,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RK015)
【分类号】:B82-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朝东;余同涛;;农民关系网络对创业过程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2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吴波;;基于合理行为理论的奢侈品购买动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鞠梅;;爱情:女性解放的最终归宿?——张欣的《为爱结婚》的女性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6 王强;;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时代起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黎良华;;文化差异、文化分层与差异、分层的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崔卓兰;杜一平;;行政评价制度与法律激励功能[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10 师英杰;;论和谐社会的文化价值诉求[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雪美;基于消费者体验的服装设计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0年

2 吕俊义;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法治政府建设的动力分析及路径选择[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牛娜;中国农村家庭人情消费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4 高昕;媒体侵犯非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封寿炎;社会网络建构:理性选择和非理性后果[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澜;试论行政问责制运作的文化保障及其建设[D];复旦大学;2010年

7 高志国;中国动画形象设计的本土化视觉表现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张志斌;服装设计的中国传统意蕴营造[D];河北大学;2010年

9 刘超;法律秩序存在之社会情境[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陶荣;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内化控制初探[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梦如;市场秩序与伦理精神[J];现代哲学;2001年02期

2 宋学红,刘晖;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精神及其经验教训[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年04期

3 许捷,米双红,刘德新;论我国管理实践中“人道主义”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吕菊梅;论岗位中的伦理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5 谈际尊;伦理精神的生态理解与生态对话——读《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郭洪博,李春凤;小康社会的伦理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7 王正平,周治华;小康社会与城市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5年02期

8 牛庆燕;;试析“契合”中的历史向度——读《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历史生成》[J];伦理学研究;2006年01期

9 周全德;齐建英;;论中原伦理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创造性转换[J];学习论坛;2006年02期

10 杜灵来;;伦理精神与社会的公平和效率[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桂蓉;;公民伦理精神的生长期待及其培育[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卫琦;;略论中华传统武德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的借鉴意义[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琼;;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许在荣;张传文;;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杨国桢;陈支平;;闽台家族对炎黄文化的追寻[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爱华;简论科学伦理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2 曹远州;培植公民伦理精神[N];厦门日报;2006年

3 樊浩;和谐伦理的道德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段 文;建设法治经济要从重构市场伦理精神开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广东警官学院 杨经录;和谐社会需要伦理精神支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霄;功利逻辑、伦理精神与社会信任[N];光明日报;2013年

7 陈锦文 汕头市委党校;教育应注意伦理精神培养[N];汕头日报;2008年

8 ;世纪探索:“中国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白永伟 大同日报社;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N];大同日报;2011年

10 卢斌;NGO的伦理精神与公共责任[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炜;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精神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2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冰;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周玮;论中国企业伦理精神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苏洁;制度诚信与公民伦理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罗彬;企业伦理精神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D];新疆大学;2003年

5 刘城;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伦理精神及其培育[D];中南大学;2006年

6 朱爽;韦伯经济伦理精神及其当代理性启示[D];新疆大学;2010年

7 万思志;和谐与发展中的伦理精神[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邓纯余;我国市场经济的伦理性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春梅;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2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12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