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伦理与信息资本主义精神
本文关键词: 新教伦理 黑客伦理 游戏伦理 信息资本主义精神 出处:《天府新论》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信息时代里,以新教伦理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精神已经遭到了全方位的挑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游戏伦理。它把工作、消费、生活等都看成是游戏,它以游戏的精神推动了资本积累的游戏,又以非功利的态度完成了功利的目标。但是,游戏伦理只是最弱意义上的伦理,这个新制的"斗篷"过分轻盈,以至于它最终难逃虚无的深渊。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represented by Protestant ethics, has been challenged in all directions and replaced by a game ethic. It regards work, consumption, life and so on as games. It promotes the game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spirit of game, and accomplishes the goal of utilitarianism in a non-utilitarian manner. However, the ethics of game is only the weakest ethic in the sense that the new "cloak" is too light. So that it would eventually escape the abyss of nothingness.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基金】: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支助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彼得·比格尔,周宪;先锋派对艺术自律性的否定[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博玫;;“日常叙事”审美与《紫罗兰》表述方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6 林晓珊;;身体流动与性别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城市家庭汽车消费[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林晓珊;;性别表演与性别认同:城市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沈奕斐;;个体化与女性的崛起——以上海中产阶级家庭为案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旭民;合成时代——概述绘画材料对油画学科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才生,闻凤兰;论资本主义精神的失落与重建[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张践;一贯之道和资本主义精神[J];孔子研究;1988年04期
3 李超,于占福;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利益[J];行政论坛;1998年02期
4 谢素科,余敏;十六世纪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曹凤月;解析韦伯“资本主义精神”[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刘丽荣;;入世禁欲、资本主义精神与梅毒[J];读书;2009年11期
7 白文浩;;资本主义精神的宗教推动力——试析韦伯的天职观及其宗教内涵[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甘代军;李银兵;;资本主义精神:存在还是虚无——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石及“选择性关联”[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汪行福;;资本主义精神与批判的命运——解读博坦斯基、恰佩罗的《新资本主义精神》[J];哲学动态;2012年10期
10 陈敏子;;论“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青春岁月;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贺涌;;资本主义精神与现代化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建军;;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关联的再讨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韦伯的理论[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宫敬才;资本主义在批判中成长[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杜米克(书评人);资本主义精神第三波的终结[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3 卢德之;资本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高初建 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卢德之;使命责任良心与资本精神[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上海财经大学 鲁品越;学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经济人才[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山东师范大学 万光侠;时代追问与生存反思[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单世联;“理性化”:时代的命运而非福音[N];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张三元 李齐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贝尔与马克思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李翔;盖茨的资本主义精神[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杜学文;文化决定发展刍论[N];山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凯;宗教伦理的大地之根与世俗经济的精神引导[D];复旦大学;2010年
2 孟凡东;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阳;马克斯·韦伯的资本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1年
2 虞潇潇;资本主义精神,,财富增长率和长期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05年
3 王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研究方法探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方宇鹏;评韦伯宗教思想与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对立[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曹也汝;法律的理性解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尹广文;韦伯社会学中的理性化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6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1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