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忠”的道德内涵
本文关键词: 忠 道德 内涵 出处:《齐鲁学刊》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忠"字出现较晚,但是其道德内涵却很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忠"与"中"古字相通,表示公中、公正、大公无私;二是"忠"为"尽己"、"尽心";三是"忠"为"诚"、"信"、"敬"等。"忠"在传统伦理思想中,无论与何种德目联系,它都是成立的。"忠"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令德"的意义和价值。
[Abstract]:The word "Zhong" appears late, but its moral connotation is very rich. There are three main connotations in summary: first, "Zhong" and "Chinese" ancient characters are interlinked, indicating public, fair, and selfless; The second is "loyalty" for "doing your best" and "doing your best"; the third is "loyalty" for "sincerity", "faith", "respect", etc. "loyalty" ha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ng d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thical thought.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家忠德研究”(SK13YB024)
【分类号】:B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成;吴增礼;;从忠文化的经营探寻汉代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历史轨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怀锋;陈磊;;《管子》政令体现“生态”治国理念[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张连伟;;《国语·齐语》与《管子·小匡》辨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王瑞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宋利娜;先秦儒家农业观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成;倪熙;;《易传》智勇思想在和谐中日关系中的价值[J];周易研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治飞;;道德作为经济工具[J];中国果业信息;2011年04期
2 张小乐;;“德治”学说初探[J];中国市场;2009年13期
3 孔令慧;;伦理的内涵与和谐的构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4 陈勇;;孔子伦理思想探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5 孔令慧;张东安;;伦理的内涵与和谐的构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赖相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原则的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许启贤;儒家伦理与道德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余清河;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建设几个问题的管见[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江畅;关于道德与幸福问题的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何怀宏;假如没有上帝,道德如何可能?[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卫红;;嘉庚精神与传统道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政;;中西式品德发生作用之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玉娟;;中国人的孝道心理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 本报记者 李扬;重视“道德应对”[N];新华日报;2002年
2 朱庆;建设当代中国道德方略[N];光明日报;2001年
3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N];北京日报;2001年
4 原野;道德的含义[N];法制日报;2000年
5 沙川;世俗人文主义与道德底线[N];中国保险报;2002年
6 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年
7 王泽应 龚天平;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8 上海交通大学 胡海鸥 教授;道德行为有很强的效用[N];上海金融报;2002年
9 王为民;道德现状评价的标准与方法[N];社会科学报;2000年
10 李兆雄;“责任”概念四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咏莉;贫困、道德与焦虑[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石峰岗;曾国藩人才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健身气功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丁鑫;试论现代诚信内涵的拓展与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文文;隋唐时期女性伦理略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陈晓斌;道德与法律互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锐;当前中国经济领域的诚信缺失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贺彬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和道德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5年
7 梁亮;先秦儒家德治教育思想体系论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洋;试论儒、伊“忠孝观”之差异与融合[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杜莹莹;网络语言的价值分析与伦理建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虞萍;中西方生命道德教育比较[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9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39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