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世伦理与普世价值
本文选题:普世伦理 切入点:普世价值 出处:《人民论坛》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伦理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性、时代性、可传承性、行业领域性、地域特征以及实用性和超越性等诸多特点。针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日趋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普世伦理与普世价值成为人类需重新审视的又一个时代性热点问题。
[Abstract]:Ethics refers to the standards of conduct and values that conform to a certain moral standard between human beings, with obvious political, social, epochal, inheritable, industry and domai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crisis of belief and the lack of morality in modern society and modern people, universal ethics and universal value have become another hot issue of the times.
【作者单位】: 北京海航置业;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战奎;“普世价值”研究述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蒋国保;;儒家伦理之普世价值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3 杨涯人;邹效维;;“普世价值”考辨[J];哲学研究;2011年02期
4 张小川;;国内近期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8期
5 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J];哲学研究;2009年04期
6 蒋颖荣;;多元文化、普世价值与应用伦理学——“第七次全国应用伦理学讨论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9年09期
7 陈平;;“普世价值”研究综述[J];学园;2010年06期
8 张秀芹;刘爱莲;;论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性[J];社会科学家;2010年05期
9 马思维;;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与普世价值[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10 孙利天;价值哲学的困惑与思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韶刚;;道德价值的文化根源与类道德价值的普世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瑞基;;“普世价值”姓“资”,不姓“无”,也不姓“社”[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3 刘琅琅;;普世价值的本质及其可能性[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周新城;;也谈所谓“普世价值”[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5 李永胜;;论普世价值[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黄力之;;普世价值:从虚幻到现实[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7 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能贡献普世伦理的可能性[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詹昭德;;使孝道的普世价值惠及全球[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秋心;杨中梁;;“和而不同”——一种构建普世伦理的哲学思维智慧[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子中;;多样性视域中的普世价值[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甄言;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N];北京日报;2008年
2 马研;马研院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党国英;立足民族特色拥抱普世价值[N];南方周末;2007年
4 赵汀阳;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赵军;普世价值是商业电影的灵魂[N];中国电影报;2005年
6 陶东风;中学语文课本应该选体现普世价值的美文[N];学习时报;2007年
7 陈伟邋马连鹏 李晓晴;资中筠:普世价值应该承认[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N];人民日报;2008年
9 侯惠勤;以真理打破幻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唐逸;什么是普世价值[N];南方周末;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秀成;巴哈伊基本教义:演进、传播及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云平;WTO法的伦理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春良;冲突法的历史逻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邓纲;WTO非关税措施协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陈文锋;媒体的道德箴言[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满生;伦理语境下的恐怖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元光;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凤英;文化全球化:一体与多样的博弈[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瑾瑾;生之必然渗透[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兰文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建构的双重文化进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关于普世伦理研究的若干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玉琛;普世价值的理性诉求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裴森;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伦理——“普世价值”问题的理性省思[D];南京大学;2011年
4 曹咏萍;普世价值民族化与民族价值普世化[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韩文旭;论科学合理性是一种普世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毛迪;商业普世主义之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亭亭;西方普世价值观冲击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孙光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普世价值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孙光姝;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普世价值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闫林霞;普世伦理的当代困境及出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66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56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