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与诠释
本文选题:诠释学 切入点:实践智慧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孔子删订六经,开启了一种新的诠释路向,即通过经典诠释来阐发儒家义理,旨在"立德"、"弘道"。检视西方诠释传统,与孔子的诠释理念最为相近的是亚里士多德和伽达默尔,他们的共同点是从"实践智慧"出发思考德行的诠释问题。古希腊学者的用力之处是从"实践智慧"中推导出"德行";伽达默尔虽未能充分关注诠释的价值向度,但是他所揭橥的"实践智慧"却指出了推动现代诠释学继续前行的方向。亚里士多德、特别是孔子关于德行的思想,对于解决诠释理论中关于理解的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德行"的诠释学意蕴便在于它真正实现了诠释活动中的理论与实践之互动互摄与统一,孔子以此为核心的诠释学理念是一个值得期许的诠释学向度。如果我们将中国诠释学的构建纳入到世界的"诠释学"视野中来考察,它就不仅是作为整体的诠释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还是诠释学研究得以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升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德行诠释学"——的决定性因素。
[Abstract]:Confucius deleted the six Scriptures, opening a new way of interpretation, that is, to explain Confucian principles through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aim of "setting up morality" and "Hongdao." examining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interpretation, Aristotle and Gadamer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Confucius's interpretation ideas.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is that they think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rtue from "practical wisdom." the strength of ancient Greek scholars is to deduce "virtue" from "practical wisdom." Gadamer failed to pay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value direction of interpretation. But the "practical wisdom" he reveals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in which modern hermeneutics can move forward. Aristotle, especially Confucius' thoughts on virtue, It is of decisive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hermeneutical theory. The hermeneutical implication of "virtue" lies in that it truly realizes the interaction and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hermeneutic activities. Confucius' hermeneutics concept at its core is a promising hermeneutics dimension. If we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hermeneutics into the world's "hermeneutics" perspective,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verall hermeneutics thinking, but also a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hermeneutics research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then to promote it to a new theoretical form, "the hermeneutics of virtue and condu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089.2;B8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沛伦;崔平;;战略思维与实践智慧[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2 ;《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一书简介[J];现代哲学;2009年04期
3 王南n\;作为实践智慧的辩证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6期
4 罗伯特·哈里曼;刘宇;;实践智慧在二十一世纪(上)[J];现代哲学;2007年01期
5 罗伯特·哈里曼;刘宇;;实践智慧在二十一世纪(下)[J];现代哲学;2007年02期
6 陈俊;;人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智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1期
7 陈名财;;对实践的批判性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国豫;胡立功;;浅析《文子》的实践智慧思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陆杰荣;牛小侠;;实践智慧演进逻辑的当代审视[J];河北学刊;2013年01期
10 杨道宇;;西方“实践智慧”的七个面相[J];中州学刊;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闽杰;高静峰;;重视“草根式”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滢;“指标到校”考验教育部门实践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谈实践智慧[N];文汇报;2013年
3 李雪林 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 苏州市名师 名校长 吴江高级中学校长;德性生成:基于“人的发展”的教育实践智慧[N];江苏教育报;2014年
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友超;呼唤一种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林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讲师;注重名班的实践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邓友超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彭国华;“学”中有深意[N];人民日报;2009年
8 于荣华;校本“热”的冷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李霞 徐吉志;实践智慧:现代校长的成功秘诀[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杨绍福 福建福州;应给现任农村教师读研机会[N];中华新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丽红;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陈龙;毛泽东实践智慧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强;教学场域中的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洪鲁鲁;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实践智慧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苗苗;论教师的实践智慧[D];西南大学;2008年
4 高星;幼儿教师游戏介入的实践智慧表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陈丽娜;高中数学教师实践智慧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芳;幼儿园特级教师实践智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洋;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养成[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禹英露;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何绪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实践智慧生成路径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10 邴竹;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28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284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