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心目中的他人

发布时间:2018-03-18 11:27

  本文选题:孔子 切入点:“无友不如己者” 出处:《唐都学刊》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古代,"无友不如己者"被解读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不仅与孔子"不同""毋我"的思想主张相违背,而且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实际上,"无友不如己者"是要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从异质性上来说,没有人是不如自己的。这体现了孔子对于他人的敬畏之情,尊重他者的异质性,不是将他人看作同化的对象,而是看作目的本身,因为孔子不是从自我而是从他人自身出发来认识他人的,而这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ancient times, "without friends is not as good as oneself" is interpreted as not making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are not as good as themselves. This is not only contrary to Confucius' idea of "being different" and "not me". And there's a logical contradiction. In fact, "No friend is better than yourself" is to tell people that everyone is a unique person, that everyone has their own strengths, that they have something to learn from, so, in terms of heterogeneity, No man is better than himself. This reflects Confucius' reverence for others, respect for the heterogeneity of others, not assimilation of others, but an end in itself. Because Confucius knew others not from himself but from other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他者伦理研究”(14BZX123)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B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广发;;浅谈孔子“非礼勿”道德标准的现实意义[J];孔学研究;1995年02期

2 杨德华;;论孔子“信”的思想[J];孔学研究;1996年00期

3 李景明,林存光;孔子:一个诠释的神话[J];齐鲁学刊;2000年04期

4 赵志江 ,于淑娟 ,薄云霓;孔子思想与职业道德[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0期

5 裴传永;孔子的忠德观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5年06期

6 王敬川;;孔子“孝”思想新议[J];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7 虞宁宁;;孔子孝道今释[J];中国德育;2007年10期

8 刘增光;;试论孔子的“信”观念[J];文化学刊;2008年05期

9 魏长领;喻岚;;孔子孝道观今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周泥杉;;孔子眼中的“孝”——从《论语》谈起[J];华夏文化;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华;;论孔子“信”的思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潘广发;;浅谈孔子“非礼勿”道德标准的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3 李奥烈;;孔子思想中的“人格”、“国格”观念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江朝源;;孔子论做人[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丹平;;追求崇高——从孔子主体性道德观说开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柯远扬;;孔子德育思想再认识[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周孚政;;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葛荣晋;;孔子论“仁”及其现代价值[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杨德华;;孔子政治伦理思想与云南古代历史进程[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陈大垣;余金龙;;孔子的“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孔祥安;孔子“仁”“礼”思想的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N];济宁日报;2005年

2 温闽;孔子思想逐步深入经济生活中[N];市场报;2004年

3 黑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北师大在读博士 李君明;跟孔子学道德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卫星;孔子伦理思想与当代人生道德修养[N];解放军报;2010年

5 李景林 整理 阮帆;孔子“忠恕”符合现代精神[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主讲人 骆承烈;孔子思想与儒家孝文化[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焦梦然;《论语》中“孝”之释义[N];团结报;2012年

8 张立文;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9 王修智;齐鲁文化与孝道[N];联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3 高书文;孔子成德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裴传永;中国传统忠德观的历时性考察[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丽波;孔子立志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敏;试论孔子的“孝道”[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温召贤;农耕文明与孔子孝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武氏红莲(VU THI HONG LIEN);从越南的传统道德思想谈孔子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5 答浩;论孔子的修身之道[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雷志平;孔子“孝”思想的哲学诠释[D];湘潭大学;2013年

7 王大林;孔子学习观的现代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闫萍;从《论语》看孔子的天命观与道德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晓红;孔子“君子”论的现代价值与限度[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熊燕华;孔子君子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9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29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