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阐发中华民族崇礼重德传统的学术力作——评王文东著《礼仪与德行——中华民族元典时代信仰与伦理的核心观念》
本文选题:元典 切入点:上古社会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4年06期
【摘要】:正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与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与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与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与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与德或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同时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thical thought, propriety and virtue are ideas and practices that appear earlier and more important than benevolence. Ceremony, three generations or even earlier have emerged.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system of etiquette and music civilization was formed,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reflected the awakening of the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Zhou Dynast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origin, ess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Chinese moral civi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 and morality or religion and ethics in ancient society can not be further stud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pays attention to etiquette and etiquett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so China has the name of "ritual stat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pays attention to etiquette, and the etiquett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2-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增强,谭华;追问体育元典——兼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5年04期
2 冯天瑜;;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马恒民;;关于中华“道德元典精神”的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6期
4 史少博;;中华元典论“正”的现代启迪[J];理论学刊;2009年08期
5 ;老子今读——张葆全、郭玉贤新著《老子今读》回归元典的文化解读[J];教育观察;2012年10期
6 冯天瑜;试论中华元典的“神人之辨”[J];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05期
7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的近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1992年07期
8 冯天瑜;论“文化元典”——兼释“元典”[J];东南文化;1992年02期
9 冯天瑜;循天道 尚人文——中华元典精神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10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与“现代病”的疗治[J];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冯天瑜;;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2 郭焰坤;;中华元典修辞学思想文质观探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夏立安;法律元典与人本主义[N];光明日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 王明舟;科学素养文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礼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当代价值”负责人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 张自慧;以儒家元典思想涵养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年
4 任定成 北京大学教授 “科学元典丛书”主编 凯南;科学教育:从阅读经典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张宝明;标点符号: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曹敏燕;中国首届文化创新高峰论坛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张继红;普及经典文化的新举措[N];山西日报;2004年
8 《i周刊》记者 张旭东;把家庭影院装到包里[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张丹丹 徐寿松;“孔子热潮”:是“流行”还是“回归”[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敏杰;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及其当代价值[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8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6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