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伦理:经济伦理的一个新视域
本文选题:经济安全 切入点:经济安全伦理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出当前经济伦理学视域的局限以及存在诸多的盲点和弱点,在后危机时代,国家经济安全应成为经济伦理的重要价值取向,构建国家的经济安全伦理应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经济伦理的一个新视域,经济安全伦理以其特定的基本问题和伦理原则,拓展了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使其关注经济安全;提升了经济伦理学研究层面,使其聚焦宏观伦理;充实了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其应时交替运用从伦理到经济的方法和从经济到伦理的方法。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highligh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ethics horizon,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of many blind spots and weaknesses. In the post-crisis era,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value orientation of economic ethics. As a new field of view of economic ethics, economic security ethics expands the research horizon of economic ethics with its specific basic problems and ethical principles. It makes it pay attention to economic security; promotes the research level of economic ethics and focuses on macro ethics; enrich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conomic ethics and makes it use the methods from ethics to economy and from economy to ethics alternately.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思政部;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经济伦理和经济伦理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bzx73)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B82-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君恒;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永华;胡冬洁;赵峰;;资源生产率视角的循环经济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钟祖荣;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的大力倡导及其生态意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5 陈新夏;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廖申白;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两个世纪的主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叶东惠;;回归、提升、创新——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石永林;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10 杨永华;胡冬洁;诸大建;;新古典框架下的循环经济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3 朱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孙承华;中国燃料酒精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李霁;诚信与中国患医关系的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松;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9 张永利;现代林业发展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铭;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董强;论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海量;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萍;现代化中历史悲乐论论争及其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映霞;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湘潭大学;2002年
6 高泳波;科学技术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文东;黄河三角洲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靳亦冰;资源承载限度下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村落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建;传统山地窑居聚落旅游度假村发展模式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蒋柳萍;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宗元;论公平范畴[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2 王小锡;李志祥;;五论道德资本[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3年04期
4 樊纲;平等、公平与经济发展[J];开放导报;2004年06期
5 王小锡;企业诚信及其实现机制——以“海尔”为例[J];伦理学研究;2003年06期
6 章海山;;略论伦理经济[J];伦理学研究;2006年01期
7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从构建体系走向问题意识[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8 郑根成,罗剑成;试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兼论道德资本[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明星;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J];道德与文明;2001年02期
2 马子麟;经济伦理学[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3 思朗;湖北省经济伦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记述[J];理论月刊;1999年Z1期
4 罗能生;经济伦理与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杨岚;经济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及文化体系的革新[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6 李洪君,李丹宇;经济伦理辨析[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7 田海平;走出现代性经济伦理困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8 王越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李承宗;略论经济伦理中的经济调节机制[J];唯实;2002年01期
10 朱金瑞;第三次中国经济伦理研讨会综述[J];企业活力;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达淮;;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等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刘阿荣;;全球经济伦理的重建:金融海啸的省思[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李荣;王敏;;市场经济下的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周中之;;诚信建设与当代中国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突破[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温太璞;任四行;;关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10 ;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晓禾;激辩“经济伦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南京师范大学 王小锡 河南财经学院 朱金瑞;伦理“透视”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王里;探询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哲研;专家探讨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晏辉;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6 卢毅然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刘宝成;关注外资企业的道德表现[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晓芒 学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N];人民代表报;2003年
8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9 顾逊里 陈祥勤;透视“超女”背后的道德指向[N];解放日报;2007年
10 ;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主题[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3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4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建立;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庆华;经济伦理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经济伦理普及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孟秋菊;我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伦理建设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吴瑾菁;跨越经济和伦理的鸿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梁君;论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芳;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闫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4年
7 林城;经济伦理与环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娅;论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商存慧;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原则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78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7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