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伦理与社会角色

发布时间:2018-03-29 21:11

  本文选题:儒家伦理 切入点:社会角色 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5期


【摘要】:正〔主持人语〕在伦理问题成为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之际,儒家伦理也凸显为学术热点。然而关于儒家伦理的特质问题,迄今尚无定论。美国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Roger T.Ames)等人所提出的"儒家角色伦理",认为儒家伦理的核心在于一种"角色"意识,在海内外学界引起了关注。这里所刊发的安乐哲教授《儒家角色伦理》一文,就是对"儒家角色伦理"的一次集中阐述。而沈顺福教授则对"角色伦理"提出了商榷,其论文《德性伦理
[Abstract]:While ethical issue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al lif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Confucian ethics has also become an academic hotspot. However, there is no final conclusion a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 ethics. The Confucian role Ethics, put forward by the philosopher, Roger T. Ameset and others, holds that the core of Confucian ethics is a kind of "role" consciousness, which has aroused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a concentrated exposition of Confucian role ethics. Professor Shen Shunfu discusses "role ethics", and his thesis is "moral ethic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B82-092;B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凯麟,罗能生;冲突、契合、互补优化──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J];孔子研究;2000年02期

2 朱玉霜;两部《劝学篇》:两种文化观——中日文化的早期构成及其不同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刘清平;儒家伦理与社会公德——论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J];哲学研究;2004年01期

4 李书友;首届中韩“儒家伦理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召开[J];道德与文明;1996年03期

5 彭恒利;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6 姚电,刘天杰;论网络时代儒家伦理面临的挑战[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东霞;新加坡与韩国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05期

8 阮航;;略论儒家伦理话语在当代中国的重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庄穆;儒家伦理是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的必要补充[J];岭南学刊;1994年05期

10 张慧彬 ,张磊;儒家伦理观念与市场经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吾敬东;;古代中国人关于多样或差异性问题的认识[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焕英;;儒家伦理与独立后的新加坡道德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王成荣;;儒家伦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冲突与融合[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4 吾淳;;宋代:儒家伦理的普遍化何以可能[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万俊人;;回应韦伯:关于儒家伦理的方法论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6 东方朔;;非现代性的儒家伦理:一种意义的重新审查[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7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8 吾敬东;;汉唐时期儒家伦理落实的种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王云萍;;公共行政伦理的规范性基础与儒家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10 ;编后[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平;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济日报;2002年

2 北京大学教授 哲学家 “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汤一介;儒家伦理:赚钱是为社会福祉和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李波;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理日报;2005年

4 吕文江(博士);正面遭遇儒家伦理与中国法律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王勤;儒家伦理的历史命运[N];学习时报;2000年

6 马勇;儒学与现代化的紧张与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郭齐勇 丁为祥 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N];长江日报;2005年

8 董光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未来科学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9 禹工;血缘亲情:是腐败之源还是普遍之爱?[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刘士林;让审美紧跟在伦理的后面[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志远;礼秩与实用:从明代中后期的日用类书看儒家伦理民间化[D];南开大学;2013年

2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严春宝;新加坡儒家文化传承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魏彩霞;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浙江大学;2003年

7 王非;国民经济的人文内核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孟凡东;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邓建国;科举制度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罗小红;唐代家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广鹏;儒家伦理的现代困境及突破[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洪连;东方儒家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比较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仕友;儒家伦理与企业文化设计[D];湖北大学;2013年

4 李永宝;论儒家伦理在韩国影视剧中的表现[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刘天杰;网络时代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钟晓鸣;儒家伦理与我国学校德育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董骥;《盐铁论》中儒家伦理探析[D];安徽大学;2014年

8 石义清;儒家伦理文化现代化发展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周承云;新加坡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朱怡娜;儒家伦理视域下的现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2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82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