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的发展历程、目标演进及其困境

发布时间:2018-03-30 02:05

  本文选题:环境正义 切入点:环境保护 出处:《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摘要】:美国环境正义的发展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即环境正义从与环境保护运动格格不入到与环境保护运动渐趋融合、从关注穷人与有色人种等少数种群的环境负担的公平转向保护所有人免遭环境污染的损害以及内涵不断丰富。环境正义理论的核心目的逐渐由保护弱势群体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转向了有效保护自然环境。但是,现有的环境正义理论由于自身的缺陷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环境正义理论要想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正义理论,必须寻求实现环境保护的新的正义途径。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hre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environmental justice has changed from being incompatible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to gradually merging wit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The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of the poor and minority populations such as colored people has shif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all people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ever-increasing content. The core purpose of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protecting the vulnerable groups. Personal and property rights and interests have shifted to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existing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can not achieve this goal because of its own defects. If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wants to develop into an independent theory of justice, it must seek a new way to realize the justi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我国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法律问题研究”(编号:16CFXJ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58;X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党文琦;奇斯·阿茨;;从环境抗议到公民环境治理:西方环境政治学发展与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2 王云霞;;环境正义与环境主义:绿色运动中的冲突与融合[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黄之栋;黄瑞祺;;环境正义的“正解”:一个形而下的探究途径[J];鄱阳湖学刊;2012年01期

4 高国荣;;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1年11期

5 黄之栋;黄瑞祺;;环境正义之经济分析的重构:经济典范的盲点及其超克——环境正义面面观之四[J];鄱阳湖学刊;2011年01期

6 黄之栋;黄瑞祺;;环境正义论争:一种科学史的视角——环境正义面面观之一[J];鄱阳湖学刊;2010年04期

7 李培超;论环境伦理学的“代内正义”的基本意蕴[J];伦理学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涛;夏庆宇;;政治周期运动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2 刘卫先;;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的发展历程、目标演进及其困境[J];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3 魏淑敏;李萍;彭红;;论我国法治视阈下的环境正义[J];世纪桥;2017年02期

4 王贺锋;;正义视域下生态科技的发展对策略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18期

5 王云霞;;环境正义的分配范式及其超越[J];思想战线;2016年03期

6 田鹏;陈绍军;;邻避风险的运作机制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7 高科;;国内学界关于美国环境史的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03期

8 王云霞;;环境正义与环境主义:绿色运动中的冲突与融合[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雷俊;;城乡环境正义:问题、原因及解决路径——基于多维权力分布的视角[J];理论探索;2015年02期

10 秦虎;唐德龙;苏海韵;;美国环境正义政策演变及实施机制研究[J];理论界;2013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郇庆治;;“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下的中国环境运动及其战略选择[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高国荣;;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缘起、发展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11年11期

3 张伦;我们能否共同生存[J];读书;2001年12期

4 张汝伦;恐怖主义的本源[J];读书;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湘溶;张斌;;环境正义的三重属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彭兴庭;“环境正义”与生态原罪[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21期

4 蒋国保;环境正义的三重关怀[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5 李培超,王超;环境正义刍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曾建平,袁学涌;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环境正义[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7 赵媛媛;李建珊;;生态女性主义与“环境正义”之比较研究[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4期

8 傅艳辉;;环境正义刍议[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6期

9 王小文;王国聘;;对美国环境正义的研究[J];环境保护;2007年16期

10 刘轩溢;;国际环境正义的探寻[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薛沁梅;;从环境与人权看环境正义的发展[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立新;;环境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梁剑琴;;论我国环境正义问题的社会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环境伦理学的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敏;;论环境法修改的要旨——环境正义的实现[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6 郭冬梅;;环境正义视野下农民污染受害救济探微[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马存利;;环境正义与资源型地区生态补偿的法哲学思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兴庭;环境正义与环境原罪[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彭兴庭;“环境正义”视野下的生态原罪[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3 禹爱民 李明耀;维护环境正义 法院需破“三重门”[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彭兴庭 ;警惕环境正义掩盖环境歧视[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彭兴庭;麻黄·甘草·沙尘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张纯厚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种族、阶级与环境歧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小凌;养虾业破坏亚洲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郭清香;环境正义遭遇困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王露璐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程序正义、地理正义与社会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杨通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后京都时代的国际环境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斌;环境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密佳音;基于环境正义导向的政府回应论[D];吉林大学;2010年

4 龙娟;美国环境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论环境正义在有差异主体间实现的困境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1年

2 王智平;温茨的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晓庆;基于环境正义感的中学地理教学效果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刘妍;奥康纳的生产条件维度下环境正义思想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霖;环境正义视阈下的中国环境政策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徐煜尧;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7 柳梦琳;论政府生态治理过程中环境正义的制度建设[D];苏州大学;2016年

8 刘琪;环境正义问题的当代困境与出路[D];云南大学;2016年

9 康智辉;不同群体对滇池流域的环境正义问题认知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张庆龙;环境正义视阈下农民环境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83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83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