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做人伦理的现代价值
本文选题:传统伦理道德 切入点:抽象继承法 出处:《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5期
【摘要】: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现代人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是有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的,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建立优良的社会道德。从观念层面讲,古人做人主要包括立志与理想,道德良知等几个方面。从方法论上讲,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即"抽象继承法"是在"精神"上和某些"具体"方面的继承;现代化与传统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传统文化中某些成分具有适应时代变化的性能而成为新时代的事物。今人需要传承先人的美德,更应当高于古人做人的要求。一个现代人应该做一个对己对人对社会有责任、有义务的人,有良心讲诚信、谦虚谨慎的人,智慧而又有高雅气质的人,与地球、动植物交友的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ethics is worth inheriting the spiritual wealth of what kind of person and how to be a ma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thic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beneficia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e social morality. From the concept level,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ethics is beneficial to the individual as well a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social morality.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namely, "abstract inheritance law" is the inheritance of "spirit" and some "concrete" aspects;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are both "opposite" and "complementary". Som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become things of the new era. It should be higher tha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ncients. A modern man should be a man who is responsible to himself and to society, who has conscience, who is honest, modest and prudent, who is wise and elegant, and the earth, A person who makes friends with animals and plants, and who has 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治平;市场经济中的道德体系构建[J];新东方;2001年03期
2 陈敏;社会公德的理论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3 梁帮福;社会公德的基础和特征[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4 谢金林,陈冬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德的关系[J];求实;2004年05期
5 王文兰;;商品经济下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思[J];文教资料;2007年08期
6 马关泉;杨永燕;;社会公德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7 陈德峰;;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S1期
8 徐西胜;传统伦理道德与社会风气建设[J];理论观察;1997年04期
9 王雅平;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中的体制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刘继勇;论初级阶段社会公德的困境及优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大垣;余金龙;;孔子的“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陇菲;;大道生万,厚德载物——赵骏河《东方伦理道德》书后[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李瑛;;儒家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玉琛;;道德哲学视阈下的科技进步及其伦理困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刘海涛;;改革开放与职业道德[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汤恩佳;;在云南昆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伦理”研讨会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蔡正发;;以德治国先修身治家[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慎;;略论闽台民间神明传说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胡传红;王小京;甘美好;;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启示[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罗江文;;由古文字谈儒家忠孝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善铸邋 寄自加拿大;“融入”最难是伦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曹昱;“孝”字教育迫在眉睫[N];江淮时报;2007年
3 ;社会公德建设的机制与措施[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版编辑邋郭梨华 张立文 张丽珠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刘又铭;海峡两岸学者笔谈《中华伦理范畴》[N];光明日报;2008年
5 封寿炎;伦理道德是制约商业欺诈的重要力量[N];解放日报;2008年
6 胡善风;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2年
7 陈刚;对脑死亡的哲学论证[N];光明日报;2003年
8 詹世友;德性与法治精神的融合[N];社会科学报;2000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唐e,
本文编号:1684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8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