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解构与重构
本文选题:中国伦理精神 切入点:结构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中国传统伦理以仁爱价值观为主导,相信人性本善,形成德得相通的社会机制,坚信善恶报应的信念,辅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代际伦理,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气质的伦理精神结构。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物质文明与道德理性的双重冲击,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结构受到质疑与解构。加之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全面围攻,使得当下中国伦理道德事件频发,伦理精神重构成为道德治理的核心主题。当代中国伦理精神的重构必须使得"中国特色"具有普遍意义,使得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具有世界元素,由此以类人与人类学方法为核心要素的类伦理学应当成为中国伦理精神建构的思想路径与理论基石。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is dominated by the values of benevolence, believes that human nature is inherent and good, forms a social mechanism in which morality is interlinked, firmly believes in the retribution of good and evil, and is complemented by the intergenerational ethics of "unfilial piety has three, no later is great". Since modern times, in the face of the dual impact of Wester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moral rationality,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spiritual structure of China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deconstructed. The overall siege of postmodernist culture in the networked era has made the current Chinese ethical and moral events frequent. The reconstruction of ethical spirit has become the core theme of moral governance.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ethical spirit must mak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and make the Chinese spiritual temperament have the elements of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ethics of human and anthropology as the core element should become the ideological path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thical spiri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道德偶然性研究”(项目号:16BZX105)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姜旭;西部开发:伦理精神的典范[J];晋阳学刊;2000年05期
2 刘梦如;市场秩序与伦理精神[J];现代哲学;2001年02期
3 宋学红,刘晖;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精神及其经验教训[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年04期
4 许捷,米双红,刘德新;论我国管理实践中“人道主义”伦理精神的辩证发展[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吕菊梅;论岗位中的伦理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6 谈际尊;伦理精神的生态理解与生态对话——读《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郭洪博,李春凤;小康社会的伦理精神[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8 王正平,周治华;小康社会与城市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5年02期
9 牛庆燕;;试析“契合”中的历史向度——读《科学与人文的契合:科学伦理精神历史生成》[J];伦理学研究;2006年01期
10 周全德;齐建英;;论中原伦理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创造性转换[J];学习论坛;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卫琦;;略论中华传统武德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的借鉴意义[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爱华;简论科学伦理精神[N];光明日报;2004年
2 樊浩;和谐伦理的道德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5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张霄;功利逻辑、伦理精神与社会信任[N];光明日报;2013年
4 石祥利 刘绵锦;新全球化时代的新伦理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炜;生态文明时代的伦理精神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冰;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徐飞;论生态公民的伦理精神[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7年
3 周玮;论中国企业伦理精神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苏洁;制度诚信与公民伦理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彬;企业伦理精神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D];新疆大学;2003年
6 邓纯余;我国市场经济的伦理性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85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8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