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政治与伦理为何起了冲突——思想史的回顾

发布时间:2018-03-31 02:04

  本文选题:柏拉图 切入点:奥古斯丁 出处:《伦理学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在柏拉图那里,政治与伦理是浑然一体的,若没有灵魂的超验性运动对权力欲的节制,城邦和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腐败;在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二元架构中,真正的德性完全归"上帝之城"所有,一座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地上之城"浮现了出来,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政治与伦理的冲突具有了可能性;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政治被界定为权力政治,灵魂救赎问题被排除出政治问题之外,放逐到私人领域,从而确立了政治与伦理的冲突。
[Abstract]:In Platon there, politics and ethics is the soul without all blend into one harmonious whole, the transcendental movement of desire for power control of the city and people are inevitably lead to corruption; two yuan in the framework of Augustin "city of God" and "on the floor of the city", the real virtue all belong to "the city of God" all, a self-centered character "on the floor of the city" emerges, the conflict of politics and ethics in the modern sense had the possibility; in Machiavelli, the political power is defined as a political problem, Soul Salvation removed a political issue, exiled to the private sector,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nflicts between politics and ethic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哲学系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显政;;柏拉图德育思想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付洪;马超;;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白文君;;奥古斯丁和康德论应该与能够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1期

4 李林;;探析《理想国》中关于德育的思想[J];网络财富;2010年14期

5 马新龙;;奥古斯丁心灵美德研究[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6期

6 葛浩,张华;孔子与柏拉图伦理思想之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金生肱;德性教化乃心灵转向——解读柏拉图的德性教化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唐秀玲;荀子与柏拉图道德思想的比较及现实意义[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马永翔;;德性是否可教?——兼解柏拉图的《美诺篇》[J];道德与文明;2007年05期

10 何英旋;刘春雨;刘娟;;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J];云梦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荣;;罪恶的起源、本质及其和解之路——阿伯拉尔的《伦理学》初探[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建华;;论公共权力滥用的道德约束机制[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3 梁晓杰;;农民教育布尔乔亚——卢梭与农民的现代道德主体性[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之沧;;论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5 李长伟;;启蒙时代的开启与古典公民教育思想的终结[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巧利;;《拉刻斯篇》中苏格拉底对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张荣;;德性是心灵的最佳境界——阿伯拉尔论至善与德性[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探析及其当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郝铁川;片面而深刻的性恶论[N];中国审计报;2001年

2 甘肃 邵振国;正义能给人带来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四平师范学院 兰秀良;社会伦理学构想[N];光明日报;2007年

4 ;伦理学:在于创造幸福本身[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上海市人大法工委委员、上海社科院特聘研究员 周锦尉;道德也是“看不见的手”[N];文汇报;2009年

6 深圳大学文学院 王晓华;有些人为什么淡漠了羞耻感[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剑桥大学讲师 刘瑜;权力的道德捆绑[N];南方周末;2010年

8 张大春;希腊·中国·古典教养[N];东方早报;2011年

9 葛晨虹;伦理学界定中的狭义与广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龙祥;道德的空间与政治的属性[D];吉林大学;2007年

2 何良安;为了幸福[D];复旦大学;2007年

3 彭勇;列维纳斯的他异性美(伦理)学[D];厦门大学;2009年

4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财安;柏拉图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徐景文;论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3 高旭;普罗提诺与奥古斯丁恶的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红;从“新苏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图法”[D];武汉大学;2005年

5 徐琪;论奥古斯丁的友爱观[D];浙江大学;2009年

6 张敏敏;从伦理学到政治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溢木;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小迎;休谟的正义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金枫;论心灵的自由与力量[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李凌;论运气与道德责任[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8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88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6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