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论作为实践理性的意志及道德动机
本文选题:意志 切入点:动机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5年05期
【摘要】:自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对其动机学说质说纷纭,发展到现在,甚至有人质疑实践理性概念的合理性。综合考虑康德的道德学说,我们会发现,从意志概念入手,康德论证了意志概念作为一种欲求能力把规定根据置于主体的理性中时,意志作为自身的根据表现为一种实践理性。作为实践理性的意志在成为自身的决定根据时,理性法则作为一种准则的法则通过影响人性倾向而成为意志的决定根据,从而成为意志行动的动机。
[Abstract]:Since Kant's moral philosophy came into being, people have always ha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 Now, even some people questi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When we consider Kant's moral theory, we will find that. Starting with the concept of will, Kant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will, as a kind of desire ability, puts the stipulation basis i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ubject. When the will as a practical reason becomes the basis of its own decision, the law of reason, as a rule of law, becomes the basis of the will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tendency of human nature. Thus become the motive of action of will.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YBA256)
【分类号】:B516.31;B8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红;;消费文化时代的媒体伦理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方国武;;从“物”的形式到“人”的形式——康德形式美论的理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8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唐卓;影像的生命——德勒兹电影事件美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炳书;论实践理性的观念运作[J];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2 别祖云,刘丹;实践理性的合理化[J];探索;2003年04期
3 王桂山;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5期
4 赵艳蕊;;论实践理性的合理化[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5 哲动;;《辩证法与实践理性》出版[J];哲学动态;2012年04期
6 张晓东;;道德:生存方式的实践理性标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于洪卫;;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与局限[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丁大同;论实践理性及其发生学的文化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9 马拥军;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视角概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任军;;实践理性视域中的和谐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国荣;;实践理性及其原则[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胡军良;;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三重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林晖;;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雷弯山;;数字化时代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合理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明华;法官司法实践理性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2 韩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传统契约惯例中的实践理性[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张曙光;价值的根据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法律理性:一种世俗的实践智慧[N];法制日报;2003年
5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海荣;司法的大众化即真理的大众化[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张国斌;吃透“三头”做到“三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7 陆贵山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思想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章润;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表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傅达林;“烧菜”与“审判”[N];检察日报;2012年
10 邓安庆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品质与德行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杨建;实践理性转向中的法律规范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欣;辩证法视域中的善、美和目的论——从康德哲学引出的一种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振州;实践理性视域下的工程思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超;实践理性维度下的法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斯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理性转向[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吴俊芳;教师专业化:教育者的实践理性回归[D];山西大学;2008年
7 宗棕;科学理性的滥觞与理性的重建[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黄万滨;论康德实践理性在其道德哲学中的地位[D];华侨大学;2013年
9 车辕;康德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过渡过程[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樊华;走向“实践理性”的德育[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95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9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