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存危机的理论嬗变及其意识形态化
本文选题:生存危机 切入点:生态危机 出处:《天府新论》2013年01期
【摘要】: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对立,经由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导致了自身危机的沉积乃至爆发。生存危机已成为缔结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道路上的关键命题,生态危机向生存危机转化的过程日益清晰,催生生态危机的制度缺陷已经显现在解决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方案之中。这就需要破解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并进行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进而把握生存危机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与发展路向。
[Abstract]:The antagonism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led to the deposition and even the outbreak of its own crisis, which has become the key proposition concluded on the road of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from ecological crisis to survival crisi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e institutional defects that gave birth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 have been revealed in the capitalist so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 which requires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the plight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the crisis of existence. Then grasps the existence crisis ideological tend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刘泽君;论法的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6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7 朱林,朱进;知识的道德与知识分子的职业虔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冯艺远;;理解:开始与终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10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王新;;市场经济——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宗震;;孙中山的伦理观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6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3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张瑞堂;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潇;论我国乡村土地立法与制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7 蒋建国;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湖南大学;2001年
8 赵银亮;影响东亚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黎;社会变迁中乡村社会民间法的历史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娜;;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伦理学中的表现形式问题[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2 邓欣欣;张荣;;网络生态问题的伦理思考[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3 张彭松;;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性心态及其哲学反思[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4 郭思哲;侯明明;黄晓园;;论生态文明视野下技术的生态伦理调控[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曹孟勤;;生态伦理:从抽象向现实的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斌;;环境正义作为类正义的三重根据[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何为芳;;生态生产与绿色消费: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伦理观[J];伦理学研究;2011年04期
8 王友良;陶曼;;基于低碳生活方式背景下对高碳生活方式的伦理反思[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潘建红;曾翠;李俊;;中国科技发展与伦理变迁的脉络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刘怀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的构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t,
本文编号:1697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9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