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批判中的反思:论《天堂车床》中两种技术伦理观的对峙与“中和”

发布时间:2018-04-12 18:32

  本文选题:道家技术伦理 + 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 ; 参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摘要】: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Le Guin,1929—)的《天堂车床》(1971)立足于道家的整体论视野,从诊断学视角,以疾病的隐喻,反转了成功与失败、真实与假象、技术进步与永恒自然的二元对立,有效地揭示了人类过分追求创造性与主体性之弊。小说不仅再现了道家技术观与当今西方社会"技术至上"观念的对峙,同时,也提出了技术专家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高速进步,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与"合乎自然"的宇宙秩序的责任。该小说提倡道家负责任的"无为"、"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观,反对"英雄式"介入、力量滥用的美国当代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在当今技术"风险社会",无疑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鉴于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应从整体论出发,平衡两种技术伦理观,"中和"两者的优势,以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人口、种族、贫困等诸多问题。
[Abstract]:Ursula Le Guinn's Lathe of Paradise (1929-1929-1929-11) based on the holistic view of the Taoi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gnostics, with the metaphor of disease, the binary opposit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truth and illus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ternal nature are reversed.It effectively reveals the disadvantages of human being's excessive pursuit of creativity and subjectivity.The novel not only reproduces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aoist view of technology and the idea of "technology first" in the western society, bu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technical experts are facing not only the rapid progress of technology.Also shoulder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natural" cosmic order.The novel advocates the responsible "inaction" of Taoism and the technical ethics of "controlling technology by Taoism", and opposes the "heroic" intervention and the abuse of power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utilitarian technical ethics.In today's technological "risk society", there is no doubt a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ever,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modern technology, we should balanc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kinds of technology ethics, "neutralize" and deal with the ecological crisis, population, race, poverty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选择的力量:对厄休拉·勒奎因作品的生态批评研究”资助(编号09C866)
【分类号】:B82-057;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潮;;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1期

2 赵华;;“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7年12期

3 郑明;李洋;;论技术伦理的存在之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4 尼古拉斯·G·卡尔;;侵入人脑的技术伦理[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年01期

5 郭高平;田爱民;;企业生态化技术伦理的建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朱葆伟;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J];哲学动态;2000年10期

7 王健;技术伦理规约的过程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梅英;信息素养中技术伦理观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李国俊,葛锡文;社会危险的技术伦理透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10 C.胡比希,王国豫;作为权宜道德的技术伦理[J];世界哲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的制度安排[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陈首珠;;当代中国技术伦理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洋;;浅析技术风险成因[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胡霁荣;推动技术伦理创新[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哲研;专家探讨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方希;鳕鱼与畅销[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巍;军事技术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凌波;信息技术伦理及其哲学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红梅;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技术伦理的重建[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伍建军;技术的伦理沉思与技术伦理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畅;技术伦理评估探析[D];东北大学;2007年

5 刘莹莹;文化视野下的技术伦理风险防范[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上官春晓;现代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曾庆娟;合成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邓伟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钱晓玉;论技术伦理的生态化趋势[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祝伟龙;信息技术伦理与人类当前的生存境遇[D];东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4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