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伦理、多元主义与道德虚无主义的克服
发布时间:2018-04-14 00:06
本文选题:底线伦理 + 多元主义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道德虚无主义是道德标准被虚无化的结果。道德标准之所以被虚无化是因为我们在思考该问题时,要么是独断的,要么是怀疑的。传统社会的道德标准有独断的倾向,对独断的标准的怀疑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而只体现一定的范围之内。现代社会为了拒斥传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所有的道德标准都报以怀疑的态度。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社会,也不可能让道德虚无主义成为主流,因而必须超越独断与怀疑的对立。超越的可能选择之一是直面道德观念分化这一社会现实,分化表现为道德观念上的多元,但多元主义可能会使社会整体陷入道德上的无序状态,因而需要一种底线伦理的约束。
[Abstract]:Moral nihilism is the result of the nihilism of moral standards.Moral standards are nihilized because when we think about it, we are either arbitrary or sceptical.The moral standards in traditional society tend to be arbitrary, and doubts about arbitrary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by social development.In order to reject tradition to the other extreme, modern society is skeptical of all moral standards.We cannot return to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nor can we mainstream moral nihilism, so we must transcend the opposites of arbitrariness and doubt.One of the possible options for transcending is to face the social reality of moral concept differentia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as the pluralism of moral concept, but pluralism may lead the whole society into a state of moral disorder, so it needs a kind of bottom-line ethical restraint.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745)
【分类号】:B8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大章;谈反传统的道德虚无主义思潮[J];道德与文明;1992年01期
2 万舒全;;试论网络空间道德虚无主义的根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3 吕雯;;对道德虚无主义思想的评述[J];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4 刘丙元;;道德虚无主义的价值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桑志坚;;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教育的可为空间[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2期
6 周群强;;论《罗摩拉》中的道德虚无主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6期
7 刘时工;道德虚无主义和柏拉图的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杨深;从道德虚无主义走向道德秩序重建[J];哲学研究;1995年05期
9 杨金华;;物化时代的道德虚无主义及其批判[J];伦理学研究;2014年04期
10 程秀波;法治时代道德的社会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冬冬;福柯的道德虚无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46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4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