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心理许可:道德重建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8-04-15 11:12

  本文选题:道德 + 心理许可 ; 参考:《求实》2013年06期


【摘要】:"道德心理许可"是道德心理学近十年兴起的新领域,这一理论为解释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高道德自尊与低道德行为的反差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转型过程中生存、竞争和责任等基础性价值观的异化,使受过良好道德教育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中既有的道德原则不断被侵蚀,在不良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形成合理化归因,出现归因对象客观化、道德失范资格化和道德原则潜规则化。加之败德者得利、德福相悖的社会逆向选择机制的影响,道德心理许可从个人行为蔓延为普遍的道德约束解体。建构现代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培育现代道德理性和建立德福一致的社会选择机制,是阻断道德心理许可,建立和谐有序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Abstract]:"moral psychological permission" is a new field of moral psychology rising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theory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view to explain the contrast between high moral self-esteem and low moral behavior in China.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alienation of basic values such as survival, compet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makes the existing moral principles of the individuals with good moral education erode constantly i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and the social atmosphere is not good.Under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rational attribution, the objectification of attribution object, the qualification of moral anomie and the latent rule of moral principle are formed.In addition,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adverse social selection mechanism, moral psychological permission spreads from individual behavior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universal moral restraint.Constructing the modern socialist moral value system, cultivating the modern moral rationality and establishing the social choice mechanism of the unity of morality and welfare are the important points to block the moral psychological permission and build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society.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Y11006)
【分类号】:B8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静;赵京娟;;对“斯密问题”的解读——简论《道德情操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陈联俊;李萍;;公民意识教育中文化传统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常江;宁文斌;;马克思历史观研究的古典经济学前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春;;民商法本位区分与责任机制差异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唐艳艳;肖建忠;;创意与企业家精神:为什么企业家需要企业[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7 李志祥;;企业诚信与道德资本逻辑[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8 吴练达;薛睿;;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贸易的产生和演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戴胜华;刘庚五;;现代企业行为模式及其法律环境和道德约束[J];沧桑;2006年04期

10 李洁琼;;论道德回报[J];成功(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赵彦芳;;底层世界:贫乏与诗意——迟子建小说中的底层美学[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许洪贵;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永远;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现代官德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璇;企业诚信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卫忠;江阴市农村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昕;《道德情操论》的行为合宜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侣娟;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杨东梅;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敏;高师院校大学生道德示范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昊楠;“拟女性”手法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宏桂;论克罗齐史学思想中的伦理价值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大为;;网络社会道德适度问题研究[J];才智;2010年23期

3 肖群忠;;“国粹”与“国魂”——弘扬中华伦理价值 重铸民族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1年03期

4 萧成勇 ,张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的认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钟念军,钟祥彪;试析“道德代价论”[J];嘉应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6 赖相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原则的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金家全;略论家庭美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内容[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许启贤;儒家伦理与道德管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9 余清河;关于我国当前道德建设几个问题的管见[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姚轩鸽;韩愈伦理思想新探[J];唐都学刊;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芊;闫巩固;;转型期不同年代人群的基本价值观现状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武克全;;卷首语[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张帆;;论信念与认识、信仰、价值观等的关系[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宋连群;;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6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观中的地位及其意义[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政;;中西式品德发生作用之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张继焦;;淄博市居民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锡 本报记者 李扬;重视“道德应对”[N];新华日报;2002年

2 李德顺;什么是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1年

3 朱庆;建设当代中国道德方略[N];光明日报;2001年

4 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迟浩田;社会主义道德观与价值观的鲜明体现[N];人民日报;2006年

6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N];北京日报;2001年

7 原野;道德的含义[N];法制日报;2000年

8 孙伟平;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基本走向[N];学习时报;2001年

9 李德顺;当前价值观的走向[N];学习时报;2002年

10 山西省临汾市委讲师团 任炯;和谐社会应从个人修身齐家做起[N];农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穆西安;企业的伦理化经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咏莉;贫困、道德与焦虑[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大红;儒商伦理与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明茂;当前我国价值观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杜莹莹;网络语言的价值分析与伦理建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3 刘文文;隋唐时期女性伦理略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陈晓斌;道德与法律互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锐;当前中国经济领域的诚信缺失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贺彬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和道德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5年

7 梁亮;先秦儒家德治教育思想体系论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晨捷;先秦诸子“德”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虞萍;中西方生命道德教育比较[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杨威;甘肃生态伦理建设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3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53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