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本文选题:诚信 + 内涵 ; 参考:《伦理学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诚信是人类交往实践中产生的原初道德观念之一。在西方诚信观念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发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的私人道德范畴,不仅成为规范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也成为一种基于公共生活实践的伦理准则,是培养良好公民品德、塑造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
[Abstract]:Honesty is one of the original moral concepts in the practi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I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honesty in the West, thinkers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hav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is concept, and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is concept has been gradually added in the long historical process.It combines the ideological elements of different periods.The civic virtue of ancient Greek city-states, the spirit of contract in ancient Rome, the salvation morality of the Middle Ages, the justification of religious reform, and the credit spirit of capitalism are all the cultural factors of this concep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market economy, this concept has transcended the traditional private moral category and become not only the rule of regulat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western market economy, but also a kind of ethical criter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ublic lif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civic morality.The core value concept of shaping professional spirit.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诚信理论与实践的制度分析”(09YJA710048)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长伟;;追求卓越——古典公民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2 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道娟;;义务论视阈下的职业道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孙显元;;“向钱看”的经济正当性与道德正当性[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江莹;试析资本主义精神及自我否定——读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刘小牛;储育明;;诚信原则的价值与意义:从实体法到程序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范丽娟;;文化现代化: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着力点[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9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4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纳古私营经济[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玉泾;我国司法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劲;张大均;;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2 冯芸;;西方诚信观念及其对我国诚信社会建设的意义[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韩艳阳;;诚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撑[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卢小周;;试论诚信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陈庆超;;诚信体系建构中诚信的伦理定位:正当优先性[J];理论与改革;2006年01期
6 张高科;;中西诚信道德的内涵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期
7 杨峻岭;论中西方诚信思想的异同[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叶宗玲;;中西方诚信观念比较及整合[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王永明;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现代诚信体系[J];学术交流;2005年06期
10 许放明;;诚信机制与初级群体[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海夫;;传统诚信观的现代重塑[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许放明;;诚信机制与同学群体[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雄文;;关于在构建先进区域文化中凸显诚信观念的思考[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4 梁荻;;重塑诚信观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荣;王敏;;市场经济下的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汤建荣;;诚信之道的创造性转化[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尊学;;诚信教育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契合点[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英杰;东北人价值观念需现代转换[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孙海燕 刘晓;诚信是凝聚力,是宝中之宝[N];江阴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滟;诚信建设的伦理思考[D];西南大学;2009年
2 石德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建设浅议[D];吉林大学;2008年
3 宋玉明;转型期社会诚信的价值反思及其建构[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建章;生态诚信[D];福州大学;2006年
5 韩广阳;现代社会诚信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6 李细丽;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诚信问题[D];贵州大学;2007年
7 王燕玲;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诚信[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晟;中国诚信社会构建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刘丁鑫;试论现代诚信内涵的拓展与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巍;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当代传承与转型[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55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5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