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忠恕之道:道德建构与道德实现的伦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18 01:02

  本文选题:忠恕之道 + 伦理方法 ; 参考:《道德与文明》2013年06期


【摘要】:许多学者在对"忠恕之道"进行解读时往往将其拆分理解为"忠道"和"恕道"两种实质性的道德规范,故而招致了两种质疑与批评:一为攻击"忠恕之道"背后的"己我本位";二为用"特殊"来挑战"忠恕之道"的普遍性。实际上,"忠恕之道"并非实质性的道德规范,而是一种伦理方法,作为元规则与仁之方,它是道德建构与道德实现的关键。
[Abstract]:When many scholars interpret the way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they often interpret it as two kinds of substantive moral norms: "loyalty" and "forgiveness".Therefore, there are two kinds of doubts and criticisms: one is to attack the "self-standard" behind the "path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the other is to challenge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way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with "special".In fact, "the way of loyalty and forgiveness" is not a substantive moral norm, but an ethical method. As a meta rule and a benevolence side, it is the key to moral construction and moral real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B82-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戴黍;;试析儒家忠恕思想中的“己”[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2 廖建平;道德金律的哲学阐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进;徐雄杰;;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刘黎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工作[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魏新惠;;地方院校公选课程教学效果保障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8 曹润生;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葛巧玉;人生价值层次初探[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衍丽;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8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9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邓春玲;;论经济学中的人——经济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芸;羊毛衫产品的顾客评价标准和满意度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多旺;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泰国的兴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仓莉;科学技术对环境产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姚颖;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志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卫华;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兆良;葛鲁嘉;;儒家“忠恕”思想与身心健康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年12期

2 王名扬;;浅谈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王宏伟;;孔子的“忠恕”之道与构建和谐世界[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张渝;;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价值[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戴黍;;试析儒家忠恕思想中的“己”[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6 李利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伦理新探[J];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07期

7 薛圆月;冯文全;;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李儒斌;;“忠恕之道”对建构和谐人际交往体系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5期

9 王永杰;对道德“失范”与“整合”的思考[J];前沿;1997年01期

10 郑洁;张牛;黎伟;;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研究方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学;;论儒家“忠恕”之道的永恒价值[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2 祝瑞开;;弘扬孔子的“忠恕之道”构建当代和谐婚姻和家庭[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3 江朝源;;孔子论做人[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廷光;;铸造诚信型文明社会[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樊浩;;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余治平;;儒家责己与责人的道德要求[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梁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与转型期道德体系建构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8 吴灿新;;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郭海龙;;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道德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刘辉;;应用在伦理道德中的类比方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景林 整理 阮帆;孔子“忠恕”符合现代精神[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陆晓禾;道德体系研究也是一种“战略思维”[N];文汇报;2001年

3 复旦大学 谢遐龄;中国道德体系需要终极目的理念[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清华大学教授 钱逊;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儒学的价值[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苏州大学哲学系 李兰芬;《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简介[N];光明日报;2009年

6 林立平;中川秀直谈《论语》称东亚应兴传统道德[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程立显;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N];学习时报;2010年

8 范垂功;走出非道德化的误区[N];辽宁日报;2000年

9 张崇防 董学清;儒家思想:对“失礼”世界的一剂良药?[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瑛;学习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洁;道德金律之解析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2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青;儒家“忠恕”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翟R,

本文编号:1766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66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