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立“道德发展研究院”
本文选题:道德发展 + 国情调查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正本刊讯为推进学术与学科及管理体制创新,建设一流学科,东南大学以三大基地为基础成立了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的"道德发展研究院"。三大基地是:"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2011协同创新中心";"道德发展"高端智库;"道德国情调查中心"。现有协同共建以上有关基地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学术机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to build a first-class discipline, Southeast University has set up 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or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ree major bases, which is cross-regional, cross-school, and interdisciplinary.The three bases are: "Citizen Ethics and Social Fashion 2011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moral Development" high-end think tank, "moral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center".The existing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re: Peking Universit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Jilin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分类号】:B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清;;社会关系与儿童道德发展初探[J];教育科研情况交流;1984年06期
2 王宪清,岑国桢;试论社会关系与儿童的道德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1985年02期
3 李国榕;宋尚桂;;评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J];齐鲁学刊;1987年03期
4 肖巍;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J];学习与探索;1997年04期
5 贺亮锋,祝蓓里;体育教学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3期
6 史宝麟;关于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几点认识[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7 廖全明;当代西方道德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李水弟;陈付龙;;论社会转型期道德发展的动力始点[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9 李伯黍,李正云;道德发展: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岑国桢;张丽;;托马斯等人的道德发展整合论述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顾海根;岑国桢;李伯黍;;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道德发展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邓伟志;;市场经济与道德发展[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3 ;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4 康蕾;;员工的道德能力有可能提高吗?——基于广州外来务工人员道德发展的实证研究[A];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薇薇邋陈颖;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发展达到中等或较高水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乃林;志愿服务是道德发展的源头活水[N];辽宁日报;2011年
3 耿银平;时代呼唤好人品格[N];梅州日报;2012年
4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吴灿新;民族文化在当代道德发展中更具根本性意义[N];南方日报;2014年
5 钱广荣;传统美德及其承接的基本问题[N];协商新报;2009年
6 雷泓霈;媒体应挖掘奥运会的教育价值[N];中华新闻报;2008年
7 雷泓霈;要挖掘奥运会的教育价值[N];农民日报;2008年
8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钱广荣;传统美德及其承接的基本问题[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邵尉;中国传统家训促进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秦仪燕;传统文化视域下道德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杨昕;流行文化影响下“80后”青少年道德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戴剑;科技进步与道德发展互动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戴霞宁;青少年道德发展环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继鑫;西双版纳傣族青少年儿童社会道德发展反映及其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荃;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7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