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基本特质综论

发布时间:2018-04-19 12:54

  本文选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形式或结构特征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考察近现代学者关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基本特征认识与研究的发展历程,从当代比较伦理的视域和整体观照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传承方式、深层内涵、价值原点和精神实质的角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不仅具有多元一体的结构互补性、生成发展的源远流长性、旧邦新命的常变统一性等形式或结构特点,而且具有注目"天下有道"、以趋善求治为伦理的价值目标,立于"家国同构"、以"亲亲"、"尊尊"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注重义利之辨、以重义轻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力倡贵和乐群、以和而不同为接物应对的良方,讲求尊道贵德、以心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等内容或实质特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形式或结构特点和内容或实质特点的有机统一。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holars'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al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omparative ethics and from the overall view of the way of inheri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al thoughts, with deep connotations.From the angle of origin of value and essence of spirit,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not only has the structural complementarities of plural integration, but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of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stant change and unity of the old state and the new destiny, and so on.Moreover, it has the value goal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orld youdao", taking the pursuit of good and governance as the value goal of ethics, standing in the "homogeneity of family and country", taking "kinship" and "respecting" as the basic moral standar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bate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and focusing on justice and light profit as the core value concept.Force advocates the expensive and happy group, take the harmony but the difference as the good way to deal with the matter, pays attention to respect the morals, takes the mind and nature cultivation as the content or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is the organic unity of form or structure, content or substanc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谷嘉;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三大特征[J];求索;198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超群;陈选华;;孟子“四德”对当今德育工作的启迪[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彭艳芳;黎良华;;论孔子的文化态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3 欧阳辉纯;;论王安石的义利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4 于璐;;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由分趋合浅议[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易小明;黄宏姣;;中国传统文化中平等的实现方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刘喜珍;中国古代负面伦理文化探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刘喜珍;中国古代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历程与特征探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8 刘喜珍;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和合”价值目标及其现代转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孔润年;论中国伦理的“德性论”与“义务论”之分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孔润年;周秦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启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栾传大;;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建设现代精神文明[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喻文德;责任原则: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孔雁;韩非的管理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陈文锋;媒体的道德箴言[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彦;儒家与伊斯兰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岳丽丽;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伦理价值[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郑向峰;高校人才培养的德育首位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学清;关于和谐社会视域下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蒹葭;先秦时期“势”观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林红;春秋左传中“义”概念的使用及其分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仇静;传统与现代的交织[D];南通大学;2010年

10 李玉娟;风流与礼防共构 理道与真情交织[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序[J];哲学研究;1989年02期

2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J];湖北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3 张怀承;传统伦理思想研究的新作——读《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J];道德与文明;1990年04期

4 施炎平;;中国传统伦理研究的新进展——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J];学术月刊;1990年05期

5 陈坚;胡惠钦;;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基于中国传统伦理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朱贻庭;;开掘传统伦理的历史深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序[J];伦理学研究;2008年03期

7 洪克强;王宝莲;;中国传统伦理在广东高科技发展中的启示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8 江荣海;;中国古代廉政思想[J];对外大传播;1996年12期

9 杨礼富;;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海;2009年06期

10 章海山;;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初探[J];学术研究;199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令伟家 刘刚 陈敏;丰都旅游借“鬼”发财[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2 吴学琴;新青年需要新道德[N];中华读书报;2002年



本文编号:1773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73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