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回归“身体”概念——对幸福的哲学追问

发布时间:2018-04-19 13:27

  本文选题:幸福 + 身体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摘要】:幸福直接与"身体"本身及其周遭境遇的平衡和谐相关,在区分幸福与快乐的基础上,把"身体"概念引入到对幸福的哲学追问之中,并以其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来考察现实,就可以清晰地揭示当下很多人不幸福的原因。通过对以往幸福理论的辨析可以发现幸福的基础在于"身体"本身完整一体的和谐状态。从"身体"概念出发考察幸福观的历史逻辑,便会发现,幸福的根基在于"身体",或者说只有拥有"身体",幸福才是可能的。"身体"是通向幸福之路,也是幸福的实现之所。
[Abstract]:Happi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of the "body" itself and its surrounding circumstances. On the basis of distinguishing happiness from happiness, the concept of "bod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hilosophical questioning of happiness, and it is regarded as a basic unit of analysis to examine reality.You can clearly reveal the reason why many people are unhappy today.By discriminating the former theory of happiness, we can find that the foundation of happiness lies in the harmonious state of the body itself.Looking at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concept of happ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we can see that happiness is based on the body, or that happiness is possible only if we have the body. "The body is the road to happiness and the place where happiness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JC720034)
【分类号】:B8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窦晓光;浅析邓小平关于时间的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邓晓臻;;海德格尔的“此在”范畴——基于马克思文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4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10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晓丽;;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思想[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占友,江畅;论幸福 完善与享受[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浩然;;这也会过去[J];师道;2006年03期

4 张石平;;人生幸福的四则混合运算[J];中华养生保健;2006年10期

5 马志国;;幸福来自感恩[J];养生大世界;2006年11期

6 朱蕾;;哲学与现时代——全球伦理的策划[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7 王啸;;论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4期

8 张尚仁;论“哲学应用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9 应杭;“爱情哲学”的断想[J];道德与文明;1988年01期

10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的教育和行为[J];现代大学教育;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轩;陈亚莉;;浅谈儒家的尊老文化[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宣扬;;论列维纳斯重建伦理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舒远招;;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倪愫襄;;浅析马克思主义的至善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赵本义;;理性和信仰的合力与张力[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于民雄;;朱熹的“理”与道德理性[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杜朝由;;朱熹《谨守勤谨》家训浅析[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曹胜斌;;论生物技术的伦理评判[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江畅;;应当重视伦理学教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朴贞子;政策行为与哲学[N];光明日报;2004年

2 骞叔;别中求和[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侯 才;哲学与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4 上海社会科学院 戴翊;亲情与心智的交融[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何自英;哲学所举行科技伦理研讨会[N];科技日报;200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鹏程;正确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杨友明;社会转型期的公共伦理困境与建设[N];学习时报;2001年

8 省委副书记 丹增;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N];云南日报;2004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陆晓禾;人性认同:发展健康的伦理学的基础[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郭洪新 王君琦;如何看待生活方式世俗化倾向[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孝f,

本文编号:1773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73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