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义利观下当代竞技体育伦理观优化分析
本文选题:中国竞技体育 + 当代 ; 参考:《伦理学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当今中国竞技体育中假球、黑哨、暴力等现象严重损害了人民和社会的利益,危及当代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通过总结中国竞技体育中出现各种反伦理现象的成因并针对当前部分人道德及价值观迷失和"唯利是图"倾向严重的现象,运用我国传统伦理义利观思想,从"义与利的认识、行为、修身"三个角度,对体育事业中的扭曲现象加以审视。目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倡导"以义为上,以义导利"的优良传统,抑制中国当代竞技体育中的负面倾向,进行了竞技体育中的伦理优化探究。
[Abstract]:Nowadays, the phenomena of match-fixing, black whistle and violence in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have seriously damaged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society and endang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mpetitive sports. Through summing up the causes of various anti-ethics phenomena i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that some people's morality and values are lost and the tendency of "profit and profit" is serious at present, the author applies our traditional ethical view of justice and profit to understand "justice and profit". Behavior, self-cultivation "three angles, the sports cause distortion phenomenon to be examin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dvocate the fine tradition of "taking righteousness as the basis and using righteousness to guide profit"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of market economy, to restrain the negative tendency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competitive sports, and to explore the ethical optimization in competitive sport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编号:11BTY014) 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结构调整研究”(编号:2010YBA170)
【分类号】:B8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湛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价值观的破与立──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有感[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7期
2 于海洪;关于构建“生态伦理经济”的几点想法[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毛健;构建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信用[J];长白学刊;2003年04期
4 胡银根;;要重视构建现代生态环境价值观[J];宜春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5 李家英;浅论德昂族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李莉;“道德风险”的控制与市场道德的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7 毕霞,茆倩;构建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8 洪长安;论诚信社会资本的构建[J];桂海论丛;2005年04期
9 齐慧丽;;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10 李儒胜;;论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雄文;;关于在构建先进区域文化中凸显诚信观念的思考[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2 江畅;;幸福、和谐、智慧与优雅:当代幸福主义的视野[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吴培德;;《周礼》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吴培德;;《中庸》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健全;;从伦理—道德分殊看科学发展观的构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汪荣有;;中国古代交换伦理观[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刘长明;;和谐伦理: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支撑[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8 徐锦中;郭莹;;在中西道德哲学比较中对义务论和目的论的解读[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培德;;《尚书》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阎广芬;;中国古代女子伦理道德观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李军 张新文;后现代主义的伦理观[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王涛;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伦理观的构建[N];学习时报;2010年
3 许先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转变[N];光明日报;2001年
5 程立显;改革开放以来的伦理观大变革[N];学习时报;2009年
6 陈泽环;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定位[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财经作家 常青;用制度捍卫道德的天空[N];东方早报;2009年
8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伦理体系(框架)[N];黄河报;2005年
9 李钢;探寻网络世界的“良知”[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彭定光;谈谈制度运行伦理[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天民;伦理创造论[D];吉林大学;2003年
2 唐健君;审美伦理视域中的身体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宏志;中国个性伦理的萌发与展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全庆;土地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登;利玛窦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世民;论财富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蒙冰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剑锋;论农村新型孝文化及其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梅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德育三维系统[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光勇;社会转型期诚信危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周晶晶;论当代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及其途径[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任莉莉;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雷金星;广西社会信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柳俊杰;当代中国信仰结构嬗变与重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晓敏;从学术道德失范论中国学术伦理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9 冯玉华;后现代伦理观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及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伦理观照[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9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7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