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想象力:含义、价值与培育途径
本文选题:道德化 + 界定方式 ; 参考:《哲学研究》2014年05期
【摘要】:正"道德想象力"是当代伦理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理性概念,这一点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足够关注。笔者关注的是,什么是道德想象力?道德想象力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许多人缺乏道德想象力?如何培育和发展道德想象力?一"道德想象力"是在道德心理学分析的经验和理论研究中衍生出来的。由于"道德"范畴和想象力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道德想象力"进行阐发。目前主要有三种界定方式:
[Abstract]:Moral imagin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in contemporary ethical research, which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by domestic scholars. My concern is, what is moral imagination? What is the value of moral imagination? Why do many people lack moral imagination? How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moral imagination? Moral imagina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y of moral psychology analysis.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tegory of morality and imagination, many scholars explain moral imagin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main ways of defining: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科技伦理的实践困境与出路研究”(编号13BZX074)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编号ZJ2013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秀葵;;实现想象力与道德的平衡——评段义孚的生态伦理观[J];东岳论丛;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薛雯;“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王艳;;道德教育蕴涵价值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习胜;;国外“道德悖论”研究概要与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燕;;默顿的学院科学范式述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牛庆燕;;“科技理性”的伦理困惑与科技决策的价值选择[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7 马春花;;后革命时代的上海怀旧与王安忆小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朱海林;;可能性:后现代道德自由的实现领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金妹;李蓉;;媒介传播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其成因[J];今传媒;2012年02期
10 李海燕;;现代个性伦理视野中的中国商界小说[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徐佳;;技术意志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高惠珠;;论当代信息伦理学视阈中的“责任”伦理[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陈仕伟;徐飞;;试论中国杰出科学家的学术荣誉追求[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培永;;后现代道德状况论[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贺建芹;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永远;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的现代官德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叶湘虹;荣格道德整合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段义孚;志丞;左一鸥;;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志亮;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张康之;论公共行政的道德化[J];唯实;2001年02期
3 陈源泉;宗教与道德[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任雪平;法律与道德是一种不能分割的关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5 周军;关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观”的确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毕宏音;论企业道德化决策[J];道德与文明;2004年06期
7 毕宏音;企业道德化决策:舆情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4期
8 张计划;论市场运行中的法律与道德[J];特区经济;2005年07期
9 朱金瑞;;政府职能道德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学习论坛;2008年09期
10 曾志伟;;“伦理”与“道德”辨析[J];长江论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贻庭;;正视社会生活中“去道德化”现象[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蒋德海;;中国反腐败的道德化倾向[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张挺平;;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与道德——略论道德宗教化与宗教道德化[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黄小勇;;道德化的行政及其现代影响[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书善;魏焕成;;道德的困惑和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造[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6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传有;;对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反思[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李海默;;自由主义框架下的道德观[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9 罗建文;黎池;;政府道德基础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建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建军:中国正开启“社会主义道德化”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明理;泛道德化批判反思[N];北京日报;2013年
3 王泽应;今天,,我们还要不要道德敏感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陇夫;法律——道德的底线[N];法制日报;2000年
5 范进学;道德的进步在于法治的进步[N];法制日报;2001年
6 徐晓明;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N];光明日报;2002年
7 宋君华;教育道德化还是教育法治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董学文;道德内质与文学品格[N];人民日报;2000年
9 朱寨;重读《新时期文学与道德》[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渝元;法律与道德[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慧;法律的道德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董良;审慎理性作为道德基础的意义与限度[D];浙江大学;2011年
4 林立公;道德治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齐贵云;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的移情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艳秀;道德客观性及其限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满生;伦理语境下的恐怖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海松;法律与道德——西方文明视野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D];新疆大学;2010年
2 石瑛;论人肉搜索的道德和法律出路[D];河南大学;2011年
3 曹培强;韩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贺彬侠;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和道德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5年
5 石春金;论法治的道德基础[D];武汉大学;2005年
6 哈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和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3年
7 年立国;我国领导的道德化问题研究[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07年
8 张林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培晓;慈善“泛道德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仁营;关于经济道德的几个前提性问题[D];湘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9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7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