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可能——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再反思

发布时间:2018-04-25 14:49

  本文选题:人与自然 + 人类中心主义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摘要】: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作为自然的天然主人和主宰者,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统治自然视为人类的本分和目的,导致了生态危机;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等同于自然,把人限制在自然中,使人类陷入了是否应该通过改造自然以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困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困境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惑的科学破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构建人类对自然行为的基本准则,善待自然,约束自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有助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可能"。
[Abstract]:Traditional anthropocentrism regards man as the natural master and master of nature, transforming nature, conquering nature and ruling nature as the duty and purpose of mankind, which leads to ecological crisis; Non-anthropocentrism equates man with nature. By confining man to nature, man is confused as to whether he should develop and improve himself by transforming nature. Marxist though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scientific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of anthropocentrism and the confusion of non-anthropocentris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e must construc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uman behavior towards nature, treat nature well and restrain ourselves. The classical exposition of Marxism helps to understand how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possible.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谋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唯一旗帜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郭世东;;论《管子》对生态伦理思想与实践的发展[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玉;历史的转折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2 高风;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2期

3 潘玉君,王丽华;走进人类中心主义──兼向余谋昌先生请教[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4期

4 靳连营;生态伦理学是可能的吗?[J];哲学动态;1995年06期

5 陈忠;以人为中心的多极主体化——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点思考[J];哲学动态;1995年06期

6 王建明;“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J];哲学研究;1995年01期

7 章建刚;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J];哲学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惠媛;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王海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合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秀艳;崔子修;;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流派述评[J];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魏伟;;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智慧——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姜世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刍见[J];学理论;2008年18期

7 陶爱萍;吴建平;;和谐观视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薛立刚;;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非人类中心主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9 郭哲;;浅析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枣庄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孟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毅;;自然界的道德主体身份探析——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柳钦;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N];中国环境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立刚;“非人类中心主义”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赵亚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及其划界标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永华;生态危机中的觉醒—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5 辛峰;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李玉洁;非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贺娟;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吗?[D];河南大学;2008年

9 段涛;由非人类中心主义引发我对《窗子、海象》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姜姣;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1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01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9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