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关系伦理史纲
本文选题:公共关系道德伦理 + 进步主义 ; 参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摘要】: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商业利益集团和文化族群越来越自觉地通过公关论述自身的合法性,以之为利益和价值表达的手段,而公关自身的道德合法性却始终被认为是可疑的和不牢固的。本文在考察20世纪社会思想史的基础上描绘现代公关史,进而在现代公关史图景中清理其伦理史纲。本文提出,进步主义与居间协商、实用主义与社会责任、社群主义与对话转向构成了现代公关伦理的逻辑和历史框架。最后,本文总结并发展了对话主义公关伦理,认为公关即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规程化的对话:在事实层面,对话促进信息传播和利益互惠;在价值层面,对话推动信任生产和意义分享。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political, commercial interest groups and cultural groups around the world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consciously discussing their legitimacy through public relations as a means of expressing their interests and values. However, the moral legitimacy of public relations itself is always regarded as dubious and unreliabl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y of social thought in the 20th centu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and then clears the outline of its ethical history in the picture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progressionism and intermediation pragmatis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tarianism and dialogue turn constitute the logic and historical framework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ethics.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develops the dialogism public relations ethics, thinks that the public relations is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takeholder regular dialogue: in the fact level, the dialogue promotes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the benefit reciprocity, in the value aspect, Dialogue promotes the production of trust and the sharing of mean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的危机传播与社会认同”(项目编号:12ZHB01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C912.3;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贾中海;个人与社群——马克思主义对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3 舒咏平;公共关系“和谐度”指标的失落与回归[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涂光晋;;从“公关”危机到“公共”危机——2005危机管理新趋向解析[J];国际新闻界;2006年03期
5 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6 唐魁玉;;论虚拟社区中的“在线和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周义程;;社会资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逻辑[J];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
8 胡进;人本管理的重新审视[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陶毅;论现代企业的品牌传播战略[J];山东经济;2005年04期
10 杜岩;谭春华;;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理论和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伯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和本土传播:跨国公司的介入及其影响[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3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贾中海;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6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鸿;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欧;理想的政治秩序如何可能?[D];吉林大学;2005年
9 傅鹤鸣;论法律的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扶松茂;开放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昕;在华外资企业公共事务的战略管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周占武;新记大公报公共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梅文娟;恢复性司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中质;论民主的工具性及对我国民主建设的导引[D];浙江大学;2003年
5 李洋;公共通道与政治产品[D];广西大学;2004年
6 朱凤义;社会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贵贤;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国家”理论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江玲;在社会分化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丹;论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媒体形象[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张健伟;以目的论的方法重建德性伦理学——《德性之后》伦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银和;个人主义与社会化——西方传统道德近现代转型的两大特征[J];教育艺术;2004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20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2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