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权利的特点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24 01:28

  本文选题:道德权利 + 道德义务 ; 参考:《中州学刊》2013年01期


【摘要】: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的社会关系、规约人的行为选择的两大基本文化形态和规范体系。其共同点之一就是对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界定和维系。其不同点是:道德规范大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主要依靠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而法律则需要国家的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的强制力量加以维系。因此,与法律权利相比较,道德权利具有以下特点:道德权利的产生具有多元性和自发性、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关系具有复杂性和非对应性、道德权利的实现途径具有多重性、道德权利主体具有自择性等。对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区分,有利于正确理解道德权利的基本特点,进而有利于促进对道德权利及其相关问题的准确把握。
[Abstract]:Morality and law are the two basic cultural forms and normative systems which regulate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human beings and regulate the choice of human behavior. One of its common points is to define and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people, people and collectives, and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The difference is that most of the moral norms are made by people in the social life, mainly rely on customs, public opinion and inner beliefs to play a role, and the law needs to be formulated or recognized by the state. And maintained by the coercive power of the state.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legal rights, moral right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emergence of moral rights is pluralistic and spontaneo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rights and moral obligations is complex and non-corresponding. The way of realizing moral right is multiple, and the subject of moral right has self-select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oral rights and legal rights is conducive t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 rights and thus to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moral rights and their related issues.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建华,周蓉;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J];伦理学研究;2002年01期

2 罗能生;市场经济、道德权利与产权伦理[J];伦理学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彪;评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陶金虎,黄明,杨光佐;道德的法律界线——不作为犯罪中的道德义务浅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赵颖;道德冲突与道德选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5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6 张骐;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7 刘仁文;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8 李道军;古代思想家对法的应然与实然问题的追寻[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9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10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青;谢京怡;;专利制度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及其对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A];“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德文;;司法独立的方向是法官独立[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曾小五;道德赏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佩韦;论法律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菊香;试论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批判[D];湘潭大学;2001年

4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沈立平;论行政自由裁量权[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蔚;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道德培养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聂昭伟;罪刑法定原则在新刑法实施后的缺憾与弥补[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丁丽丽;论国际私法上的“选购法院”[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徐朝晖;俄罗斯行政法模式转换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秀香;确立平等的道德权利[J];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5期

2 陈玲;征汉年;;道德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建华,周蓉;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J];伦理学研究;2002年01期

4 罗能生;市场经济、道德权利与产权伦理[J];伦理学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跃林;夏雪明;;我国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2 屈荣;;论亚里士多德的“自制”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责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3 李寿初;;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类型辨析[J];文史哲;2011年04期

4 张立;;从伦理学视野下看怎样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5 甄一捷;张珂;;道德义务:公民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2期

6 洪凡;;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的道德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7 韩东屏;;论道德文化的社会治理作用——从道德与制度的比较推论[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8 胡东宽;;生态伦理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胡东宽;;生态伦理研究的现状及问题论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韩东屏;;论对行为的道德评价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能生;;道德权利的存在依据及其在现代伦理学中的意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高惠珠;;论道德权利与劳动关系的和谐——新《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义解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黄富峰;;论志愿者精神的伦理内涵[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田秀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焦国成;;试论社会伦理关系的特质[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郑根成;;论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伦理意蕴及其困境[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岳南;;浅议徐霞客的生态道德实践[A];徐霞客研究(第16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兴庭;环保困境与“生态伦理”[N];市场报;2004年

2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蒋寒迪;生态伦理的内涵及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9年

3 鄂伦;环境·科技·伦理[N];湖北日报;2000年

4 李和佳;“人道·责任·正义:‘5·12地震’伦理学高层学术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8年

5 崔建霞;当代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N];学习时报;2008年

6 许先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黄新庭;和谐文化与道德教化[N];学习时报;2007年

8 李连科;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互补[N];人民日报;2001年

9 安庆师范学院 朱守良;朱熹《家训》:从个人修养到民族文明[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彭兴庭;环保困境呼唤“生态伦理”[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霁;诚信与中国患医关系的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辉;试论伦理学的三种理论形态[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涂江波;威廉姆斯道德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晔;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D];中山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桂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道德权利及道德义务探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冯亮;论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相应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蓉;论道德权利[D];中南大学;2003年

4 肖小芳;权利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喜梅;公民伦理与道德权利[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金凌;论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D];清华大学;2005年

7 李刚;布兰特功利主义思想探析[D];湘潭大学;2005年

8 刘建金;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D];中南大学;2002年

9 肖霞;伦理视阈中的社会公正[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左伟;市民社会及其伦理价值[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27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27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